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中医解答“养神”与养生

阅读:274

  中医解答“养神”与养生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活动。《内经》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也就是说,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又称精神。

  精神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它通过机体的形态动静、面部表情、语言气息等方面表现出来

  古人所谓的神与精神,与现代所说的精神、心理活动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古代思想家都十分强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得神则昌,失神则亡”。察神的存亡,对判断正气盛衰、病情轻重以及预后好坏都有重要意义。

  望神是望诊中的重要方面。望神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矫健协调、反应是否灵敏等。中医认为,神与五脏均有联系,但与心脏关系最为密切。正如《内经》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在,所以察眼神的变化又是望神的重要内容。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患者两眼灵活、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呼吸正常者为有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情较轻、预后多良好;而病人表现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志昏迷等为“无神”或“失神”,表示正气已伤、病情危重、预后不好;此外,久病、重病患者,本来精神已极度衰微,而突然出现“精神转佳”、“面红如妆”等“假神”现象,称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应引起特别注意。总之,中医认为“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所以,历代医家在养生保健与疾病治疗和康复中,都非常重视“养神”、“安神”。

  如何养神?专家认为应重视以下方法

  形神兼养古人认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内经》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也就是说,必须重视生活规律、调节饮食、锻炼身体,保证身体健康,精神才能健旺。

  以静养神《内经》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淮南子》亦云:“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这都说明了以静养神的道理和必要性。特别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时间较长,劳累或心情烦乱时,都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睡眠以保养精神。此外,在工作之余,即使闭目养神(一定要排除杂念)十数分钟,对精神和体力的恢复都是非常重要的。

  养心安神“心藏神”,心脏有病,心神躁动不安,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必须重视养心以安神。如心血虚则神不守舍,治疗则当养血安神;心火亢盛,扰乱心神,则宜降火安神;痰火扰心,神志不安,则当清心豁痰。此外,若肝郁化火、扰乱心神,则当泄肝安神;若心肾不交,心神不宁,则又当交通心肾。

  调情安神中医认为,七情过度会耗精伤神。如《内经》指出:“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恐惧者,神惮散而不收”。又如《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喜怒过多,神不归室。”

  所以,保持精神愉快、乐观开朗,“戒怒”、“慎思”,避免各种不良精神剌激,是调养精神的重要方面。

  保精养神精充则精神健壮,精气不足则神浮躁而不安。所以,可采用修身养性、加强营养、节制性欲、调整睡眠等方法以保精养神。

  此外,还可采用松静功法、食疗(龙眼肉、百合、莲子等)等方法以安神。

相关文章

  • 中医养生先养“心” 健脑养神与安老四方

      目录:   第一章:中医养生 健脑养神与安老四方   第二章:中医养生 教你传统健脑八方法   第三章:中医养生先养神 让你远离疾病和衰老   编者按:养生即养心,养心就是注重心神的养护,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神呢?面对记忆力衰老等症如何健脑呢?   中医养生 健脑养神与安老四方   养生,古代又谓“养性”,换言之,即性命之学。 “性”指心性,包括

  • 中医养生重在养神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由此可见,养生重在养神。养神具体怎样做呢?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顺应自然。   古代人能够长寿是因为饮食节制、作息常规、不过度操劳,从各个方面保持形体和精神健康。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身体却出现了“亚健康”,就是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醉酒纵欲,生活无规律造成的。   2.精神内守。   思想安静,真气运行通

  • 中医养生贵在养神

      众所周知,养生离不开补:药补、食补,运动健身也是补。还有一补:神补,最难补,也是最不能少的补。养神的本质是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   养神思想倡始于老子、庄子,至秦汉时代则形成学派,以后绵延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补充和发展。   老子、庄子均主张“清静无为”。   《庄子·有宥》曰:“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指出养神是保持人体内外

  • 中医养生先养神 让你远离疾病和衰老

      中医养生的各种方法中,我们既要保养身体,也要保养神志。大家都明白身体和心理是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并且时刻影响着彼此。所以,当我们实行养生的方法的时候,要从学会正确怡养情志开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养神的具体方法,用你的生命力带动你的身体吧。 小编推荐:中医三招调理身体亚健康   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体所具备的神,是指人的生命活力及其灵性和生机。神在于养,情在于节。   精神稳定乐观

  • 中医养生 中医解答餐后犯困是什么原因

      我国的中医文化扬名海外,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养生是来自古代医学的精华,很多疾病都可以有中医的方法治疗,接下来就由中医为我们解答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餐后为什么容易犯困,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

  • 中医解答日常疲劳现象

      《黄帝内经》对人们日常疲劳现象有充分的论述,医家也不断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现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疲劳理论。中医认为,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日常疲劳现象主要由内、外两种因素造成,其中内因为主,设计到人体五脏六腑,主要为脾、肝、肾,首当推脾。  疲劳是机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于过长时间或过于繁重、紧张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而引起的作业效率明显的暂时降低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观上一般伴有疲倦感,

  • 中医解答肿瘤病人吃什么好

      得了肿瘤,患者不想吃东西,家属也不知道该给肿瘤病人吃什么好,所以临床上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大夫,病人有什么要忌口的吗?  那么,到底肿瘤病人吃什么好呢?民间认为无鳞鱼,猪头肉,动物内脏,虾蟹等为“发物”,肿瘤病人不能食用。中医认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滋血色,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脏腑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云:“所食之味

  • 中医解答宫颈糜烂的疑问

      宫颈糜烂会腰疼吗  宫颈糜烂等妇科疾病确实会导致腰疼但这和流产后调养不适当或者肾的情况有关建议去做个尿常规至于腿部问题没有做过详细检查不能擅下结论。腰疼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於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患。腰疼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肾虚精亏、年老多病、闪挫跌扑、气血淤滞所致。临床表现为:

你可能感兴趣

  • 现货速发产后恢复师培训教材现代家政服务岗位培训书产后月子病的特殊护理与膳食营养搭配中医基础知识产妇保健书产后恢复保健养生


  • 告别抑郁症 饮食理疗中医调理少年抑郁症治疗书籍森田疗法 缓解焦虑的人睡眠障碍中医养生食疗药膳家庭保健养生食谱穴位按摩书籍


  • 脱发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病因病机原因分类预防治疗常用中药与食疗


  • 【扫码视频】4册 美容护肤实作+美容皮肤科学+营养与美容+走进中医 美容美体与健康管理丛书 面部护理流程操作 治疗技术书籍 按摩


  • 足部按摩治百病速查手册一本通 零基础无师自通学足疗中医养生书籍 脚底穴位按摩 中医养生足浴书 找穴位一学就会足部按摩书籍


  • 中医馆装饰挂画四季养生墙壁贴画九种体质背景墙艾灸养生馆装饰画


  • 精气神中医文化字画养生馆装饰画传统养生文化墙贴海报定制大挂画


  • 养生之道屏风隔断墙美容院中医养生馆会所采耳头疗足道折叠遮挡


  • 【正版】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手足部按摩 腰部按摩手法推拿中医推拿按摩书籍 中医养生治病 家庭生活 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 【读】男性养生药膳大全 本草纲目中药煲汤食疗药膳食谱大男性饮食食疗养生书健康饮食抗衰老养胃 中医保健养生书籍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