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养生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在寻找养生的一些方法,其中,中医养生方法就是人们最为青睐的一种。中医养生包括有针灸养生、拔罐养生、推拿养生等等。今天咱们主要聊的是拔罐养生。拔罐其实不仅仅可以养生保健,其实还能治疗疾病,像牙痛拔罐也能缓解。那么大家知道在哪些穴位拔罐可以缓解牙痛的吗?如果不清楚的话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四关穴
四关穴是缓解牙痛拔罐常用的一个穴位。四关穴一般是指双侧合谷穴(俗称“虎口”)和太冲穴,前者位于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后者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
在经络学说中,手阳明大肠经从手出发,沿着手臂外侧,终止于头面部的迎香穴。因此头面部以及五官疾病,如头痛、咽喉疼痛、口干、流鼻血、牙痛等,均可通过合谷穴拔罐进行治疗和预防,所以有“面口合谷收”说。同时,在合谷穴经常拔罐还可以保持大肠经的气血通畅,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
太冲穴
足厥阴肝经从足出发,沿着下肢内侧,绕过生殖器,循着两肋,上达头顶。因此太冲穴拔罐可以防治头晕、头痛、目赤肿痛、腹痛、月经不调、疝气等病患。在太冲穴上拔罐还可以降血压,并具有增强性功能、调整情绪、清利头目的作用,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舒畅的情绪。
在进行拔罐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因为合谷和太冲这两对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肉不甚丰富,拔罐时可选用罐口直径较小(1.5—2厘米)的火罐。拔罐的频率以每周2—3次为宜。
拔罐养生常用方法
一、增加活力法
取穴:劳宫、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振奋阳气,清心泻火,宽胸利气,增加活力的功能,配合涌泉、三阴交、足三里,效果更加明显,经常在此拔罐可使人解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竞争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生活。
二、祛除浊气法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生殖,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肾气如果充盈的话人体生长就会正常。精力也会比较旺盛,反正则是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
肾为主水之脏,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的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肾气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体精力充沛,进而延缓衰老,体质康健。
三、疏通经络法
① 任、督二脉透罐法
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②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纵贯整个颈背腰部,五脏六腑之经气均在此流通。现代医学证明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位于人体脊髓神经根及动、静脉丛附近,在这两处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气血经络的协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走罐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保健方法。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更可以收到明显的疗效。
四、培补元气法
取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关元与气海穴皆为任脉之要穴,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二穴自古以来就是保健强身的要穴。命门,顾名思义为“生命之门户也”,为真气出入之所,肾俞为肾之要穴,经常拔这四个穴位,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调补精血法
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滋生,精血才能充盈。肝主藏血,可以调节人体流动血量,全身血脉都归心所主,气又为血之帅,故常拔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配以肾俞、心俞、气海可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六、预防胃肠道疾病
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是人体极重要的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的背俞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七、预防心血管疾病
取穴:内关、心俞、肝俞、肾俞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宽胸利气的作用。心包乃心之外围,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心俞为心脏之要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二者都和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故经常在内关、心俞、肝俞、肾俞上拔罐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八、预防呼吸道疾病
取穴:天突、肺俞、风门
呼吸系统疾病多是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而致,肺为娇脏,最易受邪。天突位于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现代医学报道刺激天突穴可以明显降低呼吸道阻力;肺俞为肺之要穴,风门为外邪出入之门户,故这三个穴位有着理肺止咳,祛风除邪,调畅气机的作用,经常拔罐能够预防呼吸系统
拔罐不当亦致病
拔罐疗法由于经济实用、简单易学,有不少中老年朋友自己在家里施治,但这拔罐里面,可是有不少学问。俗话说“针灸拔罐,病好一半”。然而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拔罐是一项专业的中医理疗方法,既要熟知穴位,又要掌握手法,最好由专业医师操作。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随意进行拔罐治疗,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如烫伤、损伤皮肤,甚至加重病情或致病。专家提醒,拔罐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一、分清体质
按体质拔罐进行补泻,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注意身体状况
有心脏病,严重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皮肤过敏,浮肿,水肿,血压过高,有血液疾患及有出血倾向者,患皮肤病以及孕妇、经期,还有过饱、过渴、过饥、醉酒时都不适宜拔罐。
三、有些部位不宜拔。肚脐、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破损处、静脉曲张部位、瘢痕处,乳头、骨头突出处均不宜拔。拔罐旧痕未消退前,最好也别拔。
四、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
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敏感脆弱,此时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建议等上两三个小时。
五、拔罐时应注意保暖
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
六、根据病情拔罐
一般为轮流取穴,一次不宜过多。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再于原部位重复拔罐。
七、拔罐时间具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应根据年龄、体质、性别及病情轻重缓急而定留罐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为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疱。一般病情轻或有感觉障碍(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时间要短。病情重、病程长、病灶深及疼痛较剧者,拔罐时间可稍长,吸附力稍大。
八、拔罐事故处理
拔罐后不慎起疱,应及时涂烫伤膏,或去医院处理。
九、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脉微细无力等晕罐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注意保暖。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或马上送医院处理。
结语:上述就是关于拔罐的一些相关内容的介绍了,其实拔罐的作用有很多,可以通过疏通我们的经络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因此大家如果也是非常热爱养生又想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话,就不妨来试试拔罐养生法,一定会有惊喜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