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龙抬头”的日子,怎么能少的了饺子和汤圆呢,很多人吃饺子的时候都是喜欢蘸醋吃的,吃汤圆的时候又会比较喜欢蘸糖吃,而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多吃糖的哦,所以在今天,小编要给广大糖尿病患者介绍日常的保养方法哦。
糖尿病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分Ⅰ型和Ⅱ型
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有的糖尿病人会注射胰岛素,这就是Ⅰ型糖尿了,但是长期的注射胰岛素是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的,身体上的针孔也会影响美观哦,而长期通过药物来治疗的就是Ⅱ型糖尿了,但是随着病情发展,注射胰岛素也是必然的。
无论Ⅰ型还是Ⅱ型,都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
西医降糖迅速,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与治疗不同于西医,且治之有效,亦有治愈病例。中医认为糖尿病对应的是中医的“消渴”病,按部位不同又有上消、中消和下消之分,分别对应的脏腑为肺、胃和肾,或虚或实。
除了中医或西医的治疗外,患者若能通过自身调养辅助治疗,可不同程度减少用药量,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损害。
下面介绍三种简便方法供大家选用
1、代茶饮
有一款中药材,那就是翻白草了,这款中药有着很显著的疗效,能够避免因为降糖而出现的低血糖的反应,从而出现饥饿、软弱、出汗、心动过速等症状。非糖尿病患者慎用或忌用。
2、穴位敲打或按揉
三阴交、胃脘下俞为主穴。
根据证型选穴,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加肺俞、太渊、少府。
多食易饥加脾俞、足三里、内庭,小便浑浊加肾俞、太溪。
若有视物不清者可加太冲、光明。
3、贴耳豆
这种方法也被广大患者所能接受哦,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糖尿病患者可在内分泌、三焦、肺、胃、肾等处贴耳豆。
若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按照医生意见规范治疗。非糖尿病人群日常生活中则须注意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避免长期高热量饮食,并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合理膳食结构。糖尿病有遗传倾向,有此病家族史的人群尤应注意。
糖尿病早期症状
1、饥饿和多食
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平时不吃甜食的人也开始不加选择地吃很多甜食,这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这些异常症状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2、手脚麻痹、发抖
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此外,糖尿病人应多加预防骨质疏松。
3、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
糖尿病会感到容易疲劳,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常常无原由地感到疲惫不堪,感到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感冒后经常长疖疮或血压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气味,此时就该及早去医院检查了。
糖尿病在早期的时候是非常的难受的,如果自己觉得身体不舒服,难受,这就说明糖尿病已经是很严重了,这就要及时的治疗。
4、眼睛疲劳、视力下降
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上述症状就是糖尿病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的明显表现。
5、体重下降
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重下降很快,就应考虑是否的了糖尿病。因肥胖会增大胰岛素的需求量,导至病情急剧恶化。
6、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呼吸快而深、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7、多尿
尿液多是孩子糖尿病最明显症状,可能有一些大一点的孩子还是会出现尿床的现象。
8、皮肤和阴部瘙痒或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
往往表现为腹痛和呕吐,因进食不足和反复呕吐使血糖水平暂时下降,或因肾糖阈异常,而出现尿糖阴性的表现,容易导致漏诊。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糖尿病的养护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也要多加注意哦,保养也是很重要的,希望上面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