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病的时候,医生常常会说,你脾胃不和,需要调理调理,那么到底什么是脾胃不和呢,脾胃不和的症状有哪些呢,我们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脾胃不和呢?中医是如何调理脾胃不和的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小编一起来看本文吧。
脾胃不和是中医常有的说法,也就是我们身体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也是身体的调节出现了异常的反应。
中医的介绍,最好就是进行中医的缓解。发生这样的身体异常,您也不要慌张,一般只要找对症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那么,中医上会有怎样的方法进行科学的缓解呢?请看小编为您介绍变化多端的中医调理吧!
脸色发黄
对于不同的疾病情况,进行中医的调理也是有不同的方法的,您在生活中就要注意合理的治疗选择。
如果一个人的脸色没有关泽还发黄的话,可能是因为脾胃不和导致的,会有吃饭不香,吃完饭后肚子胀,同时还会出现腹泻等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与萎黄相反是黄胖,即面色发黄且有虚肿。
鼻头暗淡
进行中医的护理也是需要不同问题不同分析的,在生活中传统的中医也会帮助您进行有效地缓解。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中医方法:脾胃有热者可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天2~3次,同时配合按摩胃经的内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缝之间)效果更佳。
嘴唇无光泽
健康的饮食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您在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如果一个人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而且常脱皮。
中医方法:脾气亏虚者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时,因为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能力最强。而脾脏最弱的时间是19~23时,可于晚饭1小时后吃1个水果,以帮助健脾。
排便失调
还有的人经常是便秘和拉肚子交替,表现为排便失调。这类人普遍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失眠多梦、盗汗、形体消瘦,女性大多有痛经的问题,中医认为属于中气亏虚、阴阳两虚。便秘是白领人群的常见问题,是脾胃虚弱、大肠津液不足的表现。人正常情况下,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这样的人应多吃绿叶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坚持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蜂蜜水,平时经常多次少量地饮水;饭后顺时针揉肚子,促进肠蠕动;另外每天定时去蹲厕所,培养定时大便的习惯。
如何调理脾胃
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规律的饮食对养脾胃十分重要。当然,这种规律不是死的。不是每个人都要7时吃早餐,要形成自己的用餐规律,需要摸索出自己的合适的时间和节律。吃饭时不宜过快,进食速度过快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反流的情况。另外吃得太快也会容易超量,产生消化不良的情况。如果赶不上正常时间吃饭,身边要准备一些梳打饼干、酸奶等零食,到了饭点吃不上饭的时候嚼点零食,能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保持心情舒畅:不良的情绪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而出现便秘、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紧张会造成胃酸分泌增多而使胃炎迁延难愈。
饮食调理
生脉饮
原料: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
做法:将上三味药煎水当茶饮。
功效:可益气养阴,是汗出较多的夏季最佳饮品,老少皆宜。
山楂麦芽饮
原料:山楂15克,生麦芽30克,太子参15克,竹叶芯10克。
做法:将山楂、麦芽、太子参、淡竹叶洗净,用水煮沸,浸泡15分钟即成,代茶饮,随意饮用。
功效:益气清心,健脾消滞。
生活中发生疾病就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我们的身体,总是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异常的反应。脾胃不和也只是我们身体反应的一种情况,小编希望您在生活中可以注意自己的健康,注意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措施。最后,小编建议您多了解中医文化,健康的养生吧!
健脾胃方法
捏脊法
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也可以用手搓脊柱及其两侧更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总之搓得发热为止。
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推腹法
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
吞唾液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
结语:脾胃不和是常有的症状,很多人对此也不在意,其实脾胃不和的危害是非常多的,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调理哦。调理脾胃不和的方法有很多种,上文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些中医方法,我们可以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