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症名,为外感咳嗽的一个主要证型。是由机体感受风热之邪,肺失清肃所致的咳嗽。临床可见咳嗽,干咳无痰或痰黄稠,或发热,汗出恶风,口干咽痛,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治疗方法。
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医学入门·咳嗽》:“新咳有痰者外感,随时解散;无痰者便是火热,只宜清之。”《慎斋遗书·咳嗽》:“咳嗽不一,所因不同也。因于风,宜辛凉以散之,前胡、紫苏、防风、葛根之属。因于火,宜清润之,麦冬、紫菀、花粉、元参之属。”
病因因素体火盛,或感觉风热外邪,首先犯肺,肺失清肃,热炼津液成痰,故见咳嗽,咳痰黄稠,口干;风热之邪侵袭肌表,卫阳受遏,邪正相争,故身热恶风;风主疏泄,风热犯表,皮毛腠理开泄,故出汗;风热上扰,熏蒸咽喉,故头痛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侵于肺卫之象。
临床表现咳嗽,无痰,或有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汗出,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辨证施治
1.证候
咳嗽,无痰,或有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汗出,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2.治则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主方
桑菊饮加减。
4.方药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疏风清热;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贝母、枇杷叶清宣肺气,化痰止咳。
若肺热内盛,发热明显,口渴喜饮,可加黄芩、知母清肺泄热;风热上犯,咽喉肿痛明显,可加山豆根、玄参、蝉衣、射干清热利咽;如热甚伤津,口干咽燥,舌质红,加沙参、麦冬、天花粉、芦根等生津润燥。
预防
1.平时注意休息,加强锻炼,感冒流行季节小心防护,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
2.如出现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及时采取措施或到医院诊治,以防风感冒加重导致出现风热咳嗽。
3.风热咳嗽早期,忌用收敛镇咳药,若误用可导致肺气郁遏,外邪不能外达,反而造成慢性咳嗽,日久难愈。
4.风热咳嗽饮食宜清淡为主,不宜嗜食辛辣肥甘滋腻,以免助热生火,加重咳嗽。
5.药膳
(1)芦根粥鲜芦根150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先煎前二味药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稍煮即可,具有清热化痰、生津的功效。
(2)鱼腥草凉拌生食新鲜的鱼腥草100~200克,加入调料凉拌后食用,有清热解毒、化痰的功效。
6.茶饮方可用金银花泡水,金银花可用至30~90克煎水代茶频饮。能清热解毒,凡属肺热咳嗽,包括风热型感冒咳嗽、大叶性肺炎咳嗽、肺脓疡咳嗽者,均适宜用。
7.可根据季节选食梨、罗汗果、枇杷、无花果、荸荠等水果,可以清肺热、化痰止咳。
按中医理论,把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
热咳 蛇胆川贝液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
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症。鲜竹沥药性偏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寒嗽 消咳喘药性偏热'适用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
不能用于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止咳糖浆优于片剂,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能减弱对黏膜的刺激作用,达到镇咳目的'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也不用用水送服。
伤风止咳糖浆,是较常用的一种止咳药' 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
联邦止咳露,中含有可待因'要注意服用剂量和时间'一般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可选用这类止咳药,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使用。
萝卜蜂蜜饮,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还有较强的杀菌功效;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使用;蜂蜜润燥止咳。
此饮可起到散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治疗伤风咳嗽,又以风寒感冒咳嗽最为有效。
原料:白萝卜1~3大片,生姜3小片,大枣3枚,蜂蜜30克。制作:将萝卜片、生姜片、大枣加水适量煎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成。
特点:饮料甜香,微有姜辣味。
结语:以上的全部内容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风热咳嗽的知识,文章中也详细的介绍了风热咳嗽的治疗方法,都是一些食疗方面的,方法都很简单,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大家也可以推荐给周围的小伙伴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