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冬病夏治 中医艾灸显奇效

阅读:406

  编者按:艾灸大部分都是在冬季的时候做的,但是有些人就想知道。艾灸在夏季是不是也可以做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夏季艾灸效果会加倍。这是为什么呢?

  冬病夏治 中医艾灸显奇效

  ◎ 艾灸与针灸有何不同?

  艾灸和针刺在古代称为“灸刺学”。其实艾灸比针刺要早,而且与针刺比起来,更有优势。首先,针能够“杀生人”。针刺如果扎错位置或者是扎到血管、神经,就会伤人。比如深刺风府穴,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过失伤人。而艾灸只是在皮肤上烧灼,或者用艾条温灸,对人体没有伤害,相比针刺来说更加安全。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其次,针刺对穴位刺激的时间较短,出针以后对穴位的刺激便停止了;而艾灸,特别是瘢痕灸,灸完之后会留个瘢印,可以长期对这个穴位形成刺激。比如说灸关元穴,好几天你都可以感觉到肚子里边热乎乎的,就是因为艾灸的效果比较持久。

  再次,针刺进行的手法很复杂,对穴位的要求非常准确,如扎哪个穴位是补,扎哪个是泻,手法更加复杂,诸如烧山火、透心凉等。而艾灸的手法主要就是三种,即温灸、回旋灸和雀啄灸,很易于操作。

  北宋·欧阳修《灼艾贴》:“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修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

  ◎ 艾灸疗法与药物疗法相比有何特点?

  大家知道,药物吃多了会产生抗药性,这是因为很多药品中含有抗生素,而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的病菌产生抗药性,因此国家对于此种药物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而艾灸就不会有这种抗药性的问题了。艾灸的主要作用,是强化人体的功能。中医有句话,叫“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把人的身体给强化了,阳气补足了,邪气自然就消除了。再者,艾灸可以慢慢地打通人体的经络,气血流通,则百病不生,所以它针对的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人体的功能提高了,就会有自愈能力,也就不会产生抗药性的问题了。

  中医讲“是药三分毒”,经常服用药物,会破坏身体里的正常菌群。药物进入人体之后,不光是对不良的细菌起作用,它对人的正常的细菌也起作用,这样就使得人正常的菌群失调,对人体的正常机能造成不良的影响。而艾灸就不会有这个弊端了,因为它是通过舒通经络气血、培补人体正气来调整人体的,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再有,服药的人一般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比如说降压药,一旦吃上了,就得长期吃;再比如糖尿病患者依赖上了胰岛素,那么他也得长年使用胰岛素,这就是药物的依赖性。为什么会有这种药物的依赖性呢?因为药物进入人体以后,代替了脏腑本身的功能。比如说胰岛素分泌得少了,服进去的药物就代替了人体本身的这种功能。时间久了,人体相应的功能就不够用,所以他会依赖于这种药物。艾灸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艾灸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相关脏腑的功能,把人体本身的功能缺陷慢慢给它补足了,使它具有正常的功能,所以艾灸不会使人体产生依赖性,更不会有药物中毒的现象发生。

  药物在治疗时虽有见效快的特点,但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如鼻炎、前列腺病等是较难治愈的。一来药物要先经过胃的消化吸收,再经过气血的运输到达病患部位。也就是说,药物要经过消化、吸收等很多环节才能到达病患部位,就算到达了,功效也会大大减弱。再者,如果病患部位比较隐蔽,药物难以到达,治疗效果就不明显。而艾灸则不然,就拿鼻炎来说,通过灸治上星穴、迎香穴,再配上足三里,对鼻窦的位置很容易就作用到了。灸上星时,灸感可以从头部直接传达到鼻子的里面去,所以它的功效作用在某些方面比药物还要快。

  艾灸好疗效 要从灸感找

  艾灸治疗的“三心二意”

  想做好艾灸,需要“三心二意”。哪“三心”呢?第一个就是爱心。一方面,对被施灸者有爱心,另一方面,对你使用的工具有爱心。你要喜欢它,跟它交朋友,跟它交流。除此以外,尤其像中风症,它是一个长期的病症,有些人已经得了很多年了,所以你在治疗时就要持之以恒。这就是我们说的“三心”里边的第二心,叫恒心。所以做艾灸不但要有爱心,还要有恒心。只要你坚持,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以前有个华佗,给曹操治过病。曹操得头风以后,华佗用针刺给他刺好了。但过了一年,曹操的头风病发作了,这时华佗已经被他杀了,他无药可效,最后也死了。后世有个叫窦材的大中医家评论说,华佗给曹操治好了病,如果他要继续再坚持给他做艾灸,曹操的病就不会复发。可见以前艾灸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是去病根的。

  再给大家讲个例子,我一个朋友跟我学的艾灸。他三岁的时候得过疝气,结果做艾灸的时候,疝气的症状给灸出来了,也就是他小时候的病根。他坚持灸,结果灸好了,以后可能就不会再发作了,当然前提是还得持续灸。所以有老毛病的,不用怕,有了艾灸这个方法,会对你有很大很大帮助。但不要着急,得慢慢来,也许在灸的过程中,能把你以前的老病根、老毛病都灸出来。那么再继续灸下去,就可以给你灸好了。艾灸以前是干什么用的?是去病根用的。凡是有些老毛病,根治不了的,都适合艾灸。

  还有一个心,叫静心。只有你安安静静的时候,才可以感觉到身体里边的变化。我原来学过一段时间针灸,扎过两年针,把针扎进去以后,身体里边会出现针感。如果心不静下来,是感觉不到的,那个感觉是非常微妙的。同样艾灸的时候,艾灸的火力有穿透性。心静不下来,感觉不到。不但自己要静下来,被灸的患者也要静下来,双方都安安静静地去感觉,心与心的默契,是取得艾灸疗效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意”指什么呢?第一是要有“真意”。什么叫真意?道家的观点咱们可以借鉴借鉴,它认为泛意非意,就是平常咱们脑子想东西,这个不是真正的想,它是一种忧思妄想。什么叫真意?“意”的的确确是从心里发出的,一发而心空,就是真意。所以给对方做艾灸也好,让对方给自己做的也好,都是要用真意。

  再有,就是让双方都“满意”,应该说尤其是让受灸者满意。怎么才能满意呢?你能够做到有爱心了,在给对方做的过程中能够静心了,发自肺腑的去让对方好,那么对方也就会满意了。所以说艾灸要想效果好,就要做到“三心二意”。

  灸感: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要想在艾灸的时候见效果,就要想办法把里边的感觉找出来,这叫“灸感”。大家知道,扎针的时候是有针感的,一扎针,里面会有酸、麻、胀、困的感觉。那么艾灸的时也会出灸感。这个灸感的表现形式,有这么几种,一般就是有热、有风,也就是风往外冒;有寒、 有凉;有时候沉重,有时候会觉得疼、酸、麻。这种种感觉就是灸感。

  灸感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性出现的,就是你感觉不到它。我给你灸了以后,你身体里边也在变化,但你外边没有症状,所以叫隐性的感传。如果你继续坚持灸一段时间,这种感觉就会从隐性变成显性,从不敏感变成敏感了。身体敏感的人一灸,他就有感觉。原来我给一个病人艾灸足三里,他的脚整天就是凉的,灸足三里灸到第三壮,再一摸,脚已经热了。这种人比较少,但是说明他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

  还有一些人,他虽然感觉不到,但他的身体一样在变化,他逐渐会感觉身体轻松了,所以那叫隐性感传。如果有这个症状,我们要把它诱导出来,或者是激发出来。灸感一旦出来以后,就会给人以信心。

  灸感会以一种放射状的形式出现,还有一种情况,原来他们给我做艾灸的时候,给我灸大椎,我大椎这儿没感觉,但是手热。它中间怎么穿过去的,现在很难讲清楚。如果灸感往病所去,它的治疗效果就非常快了。所以我们做艾灸时,一定要注重这个灸感的引导,或者灸感的引发。

  现在有一种热敏灸,以前叫试热点儿,就是找身上找出你最敏感的地方,然后灸这儿,再慢慢灸别的地方,不敏感的地方慢慢也有感觉了。所以我们要学会触发灸感,从而增加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艾是通经络的,艾能够通十二经。所以它在通的过程中你有感觉。再一个就是正邪相搏,就是正气进去了,体内有邪气,它俩就要打仗。这与发生在局部的战争一样,就会在那个地方产生一些影响,这样你就会感觉到了,这也是灸感。

  还一种,就是正邪二气打的激烈了,那个病邪要往外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出现身体里边往外冒凉气,或者是怕冷,或者发高烧、拉肚子等现象。艾条灸一般出现很少,直接灸的,出现这种情况得非常多。

  中医艾灸养生十大禁忌

  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由于艾灸以火熏灸,稍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因此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艾灸养生的10大禁忌。

  ※ 禁忌一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 禁忌二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 禁忌三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 禁忌四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 禁忌五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 禁忌六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 禁忌七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 禁忌八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 禁忌九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 禁忌十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养生必知的八大养生穴位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保健方法,艾灸疗法也是以穴位为基础的,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以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艾灸养生常用的穴位。

  1.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

  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

  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 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3.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

  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

  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5.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

  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6.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

  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7.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

  《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8.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

  《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中医艾灸的十大禁忌

  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由于艾灸以火熏灸,稍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因此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艾灸养生的10大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保健的注意事项

  因为关系到治病,为了保证效果,便找了许多和艾灸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现在便给大家分享几点,希望对那些想通过艾灸达到保健目的的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好的艾灸效果建立在拥有好的艾条的基础上,因此在艾条的选择上和使用上要注意以下四点:

  1:必须要用陈艾,最好是五年的,然后是三年的,因为新艾太燥,容易伤到经脉;好的艾条,一般采用陈艾绒精心制作,艾绒提取比例高,提取比例比较高的能达到45:1,即45公斤艾叶提取1公斤艾绒,无杂质,艾绒细腻均匀,色如黄金;劣质艾绒,粉尘冲鼻,杂质枝杆更是占绝大部分,成分粗糙,色泽暗淡。

  (好的艾条是真正的纯阳之火,火力持久,渗透力强,疗效更好;劣质艾条杂质枝梗粉尘多,燃烧速度缓慢,火力不能直透经络,根本无法起到治疗作用。此外,从气味上讲,好的艾条,气味浓而不呛,艾烟淡白,还有一股清新。劣质艾条,艾的气味较淡,非常刺鼻,燃烧的杂质成分所产生的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当然,好东西不便宜,好的艾灸在价格上比较贵。在这里请用户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买便宜的劣质艾条,万一伤到经脉便事得其反了。)

  2:如果只想保健,建议艾灸时间在15分钟即可,如果是治病,时间则应在20-30分钟,主要视病情轻重、长短而视。艾灸时间过长对经脉也是不好的。

  3:艾灸时注意艾条不要离穴位太近,皮肤能感到温热即可,如果艾灸时皮肤感到热烫,不到两三分钟即泛红则说明艾条靠得太近。艾灸主要是靠艾条散发出的纯阳之气慢慢地调理经脉,并非越热越好。

  4:艾灸后不论冬夏,都要注意对刚做过艾灸的穴位进行保暖,如即使在夏天,刚灸完足三里,也不要立刻穿着短裤外出,尤其是外面有风或雨天潮湿,容易导致寒气入侵穴脉。

  (备注:有些艾灸的文章上讲到对足三里做瘢痕灸,即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渐致化脓,待结痂后再灸,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种灸法。,本人在咨询了一些中医并查找了一些资料后并未采用。因为毕竟自己还在工作,这种灸法会导致穴位常时间疼痛,并非一般人能忍受和适应的,故不建议上班族采用。)

  5:艾灸盒的选择并无特殊之处。不嫌麻烦可以用手拿着灸,若是方便便可选择使用艾灸盒。

  6:艾灸保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坚持不懈才能见到疗效。如果你要灸好几个穴位嫌一次灸完用时太长,则可以采取隔一天灸一次的方法。比如我灸足三里、胃脘和三阴交便是分开灸的。

  中医艾灸治病有哪些优势?

  大众对艾灸的认可正在呈上升趋势,艾灸的好处也充分得到了肯定,艾灸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艾灸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有很多好处。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

  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的好处还要追溯到古代。古人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而养生大师吴国忠说过:阳气若足千年寿,扶阳方法第一方。说的就是艾灸的好处。既然好处这么多还是应该得到大力的宣传,让艾灸能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夏季到底适不适合做艾灸?

  对于有些慢性病,夏天艾灸会好于冬季,尤其是风湿类的疾病,哮喘,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夏天艾灸。有句话叫做冬病夏治。中医主张“春夏养阴”,“冬病夏治”便是该理论的具体体现。夏季患者血经络畅,皮肤腠理宜泄,此时恰当艾灸益气补阳治疗,并辅以静养,做到治养结合,治疗效果必将大增。

  因此,大部分冬春季节无法治愈的患者,通过夏季服药、调养,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中医实践证实,“冬病夏治”在慢性病治疗方面,尤其是风湿类的疾病,哮喘,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夏天艾灸,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夏天艾灸,便于空气流通,室内空气清新,穿衣少,也是便于艾灸的条件之一。艾灸出汗,我认为也是体表循环不错的象征,是体内毒素通过体表排泄的一种方式。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艾灸,夏季艾灸皮肤毛孔是开合的,艾灸会很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艾灸最适合阳虚、气虚人群

  和其他中医疗法一样,艾灸也有其适应症,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便施灸。中医认为,艾灸本身就是补益阳气的,适合体质阳虚、气虚的人做。如果体质不对,乱灸很容易出问题。不适合艾灸人群如果使用艾灸可能会出现浑身燥热,满面潮红等症状。因此在家做艾灸时,最好先请中医辨证一下自己的体质,在中医的指导下施灸。

  施灸距离以皮肤感觉为准,最佳时间无定式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施灸时艾条要和穴位或皮肤保持多远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力道不足,不能发挥艾灸的功效,太近了容易灼伤皮肤。艾灸时最佳距离为以人的皮肤感觉为准。

  艾条在刚点着的时候温度不高,这时可以稍微近一些,让艾条和皮肤保持1到2厘米的距离。随着艾条燃烧的逐渐充分和温度的升高,距离就要稍微远一点,保持2到3厘米的距离。这样才能使效果达到最佳。

  关元、气海艾灸最补阳

  艾灸是针灸的一部份,针灸都是以中医的穴位经络学说为基础,艾灸也不例外。有些人在施灸时完全不懂经络穴位,纯粹是哪里不舒服灸哪里。其实,中医专家指出,这样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对于某些急性的或病程短、应急等疾病疗效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慢性病、久病,只懂得哪里疼痛就灸哪里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用艾灸来补阳气,最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关元穴和气海穴。这两个穴位都位于腹部,肚脐往下四个手指并拢的距离,就是关元穴。关元和肚脐之间正好一半的地方就是气海穴。这两个穴位如果温灸,温阳的作用非常好。

  结语:艾灸虽然效果好,但是对于皮肤感觉缺失的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造成烫伤。(文章原载于《中华养生保健》,刊期:2012.06,作者:龚全心,王雅,陈林,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

  • 中医馆养生 解读什么是“冬病夏治”

      编者按: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治病养生独树一帜的疗法,它是艾灸与节气相结合达到治病目的的有效手段!那么冬病夏治有何理论?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呢?   中医馆养生 解读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

  • 中医馆教你养生 冬病夏治别盲从

      编者按:进入三伏天已经一段时间了,现在正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很多人都选择贴“三伏贴”。但是冬病夏治谁都适合吗?三伏贴的作用、三伏贴配方都有啥?   中医馆教你养生 冬病夏治别盲从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在夏季采用穴位敷贴,即是“冬病夏治&rd

  •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疗法治疗疾病最轻松

      每年到了三伏天的时候,就是人们活跃的时候,这不仅是头伏的第一天,也是很多人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第一天,而随着冬病夏治三伏天的越来越流行,很多人都愿意采用这种中医特色疗法进行治疗疾病。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概念如此深入人心,“三伏贴”如此红火,除了与中医的治病理念以及疗效有关之外,或许与大家的盲从不无关系。很多人心想反正是中药穴位贴

  • 冬病夏治的原理 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

      马上要进入三伏天了,您知道该怎么度过三伏天吗?您知道三伏天的冬病夏治吗?您知道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冬病夏治的原理   所谓的冬病夏治中的冬是阴,夏是阳,所谓的“冬病”就是某一些容易发在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虚弱型的疾病。   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

  • 冬病夏治好处多

      刘王骥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冬病夏治是指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治疗。如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风湿、类风湿性气节炎等。上述疾病的最大特点是受寒后,尤其寒冬季节易发作或加重而夏季则病情缓解,此即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所指的“能(耐)春夏,不能(耐)秋冬”的疾病。   对此类疾病中医学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即趁着病情缓解期,借助阳热最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可收事半

  • 专家谈冬病夏治

      苏惠萍,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冬病夏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观点:冬病夏治疗法是祖国医学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融会了中医学、时间医学、免疫学等诸多知识。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是中医“天人相应”“治未病”等理论的具体体现。   苑惠清,主任医师

  •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也就是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贴敷等方法,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因为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可达到激发正气的目的。这几年,很多人都在进行冬病夏治的治疗,但是进行治疗的时候,不可忽视一些问题,在这里,河南省中医院针

  • 冬病夏治 那些疾病可以夏天治疗

      炎炎夏季已经来临,每位养生人士是否都闲下来了?平时是不是只是在喝茶上养生了。这里贴别提醒大家哦,千万不要错过夏天的治病时机哦!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冬病夏治”这个词,那么什么是冬病夏治了?哪些疾病可以了?冬病夏治三伏贴又是什么了?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冬病夏治吧!   目录   1、什么是冬病夏治 2、冬病夏治适应症   3、冬病夏治5种常用的中医方法 4、冬病

你可能感兴趣

  • oy艾灸三伏贴冬病夏治艾草去湿祛寒贴艾灸贴发热治经痛宫寒助睡眠


  • oy艾灸三伏贴冬病夏治艾草去湿祛寒贴艾灸贴发热治经痛宫寒助睡眠


  • 三伏贴冬病夏治正品穴位贴敷治疗敷贴儿童灸药膏咳嗽支气管炎哮喘


  • 南京同仁堂三伏贴正品治敷穴位贴膏药冬病夏治成人儿童艾草中药贴


  • 三伏贴36贴装煜和堂三九贴膏贴穴位贴敷治疗贴三伏天灸贴冬病夏治


  • 三伏贴北京同仁堂三伏天膏官方旗舰店艾灸草正品冬病夏中治药房hh


  • 艾灸艾草三伏贴中药成人女性儿童冬病穴位图夏季透气贴治老人可用


  • 可用艾灸艾草三伏贴中药成人女性儿童冬病穴位图夏季透气贴治老人


  • 彩绘图解从头到脚奇效按摩正版书籍 头部腰部眼部脚底腿部背部足底脸部按摩书籍 人体经络穴位按摩大全书手法教程中医推拿按摩书


  • 彩绘图解从头到脚奇效按摩正版书籍 头部腰部眼部脚底腿部背部足底脸部按摩书籍 人体经络穴位按摩大全书手法教程中医推拿按摩书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