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冬病夏治 那些疾病可以夏天治疗

阅读:337

  炎炎夏季已经来临,每位养生人士是否都闲下来了?平时是不是只是在喝茶上养生了。这里贴别提醒大家哦,千万不要错过夏天的治病时机哦!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冬病夏治”这个词,那么什么是冬病夏治了?哪些疾病可以了?冬病夏治三伏贴又是什么了?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冬病夏治吧!

  目录

  1、什么是冬病夏治 2、冬病夏治适应症

  3、冬病夏治5种常用的中医方法 4、冬病夏治的好处

  5、冬病夏治三伏贴 6、哮喘冬病夏治

  7、冻疮冬病夏治 8、冬病夏治风湿病

  9、冬病夏治过敏性鼻炎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冬病夏治近年越来越火爆,每逢三伏天来临,全国各地的中医院都不遗余力地推广冬病夏治主打药物“三伏贴”。为规范市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要求加强“三伏贴”技术应用管理,规范临床应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疗效。特别指出,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加强“三伏贴”技术应用管理,规范临床应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疗效。特别指出,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

  医院服务结构通知规定了“三伏贴”应用范围,以及开展“三伏贴”服务机构、操作场所、操作人员等的基本要求。明确“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三伏贴”处方用药及穴位选择应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拟定,明确其禁忌症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经本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审议后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制定处理措施,确保其应用安全。医疗机构应开展“三伏贴”效果评价工作,效果评估作为医疗机构下一年度能否开展“三伏贴”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组织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推进“三伏贴”科学化、规范化开展。

  通知还要求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强对“三伏贴”应用的监督管理,对存在操作人员不符合要求、应用不规范及夸大宣传效果等不规范行为的医疗机构予以处理。

  冬病夏治简介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冬病夏治的历史渊源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 ,民间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本方法相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食疗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等,说明贴敷疗法相沿习用甚久;清代的《理瀹骈文》一书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准。

  冬病夏治的时机

  其致病因素往往产生于夏季,因天气炎热,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于体内,到了冬季则发作或加重。因此,冬病夏防十分重要。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病,冬天治疗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功效

  一些虚寒性疾病多半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扶助人体得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

  另一个方面,中医认为虚寒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夏季治疗则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法则,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功能恢复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真正彻底改善体质。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夏季穴位贴敷能明显地提高机体免疫的各项指标,调节免疫蛋白的功能,减轻β受体的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冬病夏治的疗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

  贴敷疗法一般在夏季三伏天贴敷为最好,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于三伏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冬病夏治适合贴敷的贴剂有:远红外理疗贴,皇圣堂药业磁疗贴,巴布贴剂等

  很多市民都知道,夏季贴三伏贴是个好方法,但董爱萍教授特别指出:三伏贴只是一种预防为主的治疗方法,针对性并不强。对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哮喘、气管炎来说,意义并不大。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得要靠对症治疗。正所谓选对治疗时机还要选对治疗方法。董爱萍特别推荐给哮喘、气管炎患者一个独有的治疗方法——4S清肺平喘疗法。4步到位,7天就能消除反复发作隐患。董爱萍教授强调,4S清肺平喘疗法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替代传统的激素治疗,消除吃药带来的副作用。

  冬病夏治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慢性皮肤病

  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7.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8.其他

  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期间,应注意夏季特点,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综合调养。

  一、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等。

  二、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

  三、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因为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四、、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冬病夏治5种常用的中医方法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从临床效果看,穴位贴敷最好。下面为大家共总结了5个常用的冬病夏治中医方。

  穴位贴敷

  这一疗法是在夏季三伏天,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药制剂贴敷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和脏腑,来达到治疗目的。中医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生姜等通络、散寒、祛湿、补气血的中药研成细末,调成泥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穴位贴敷。

  贴的时候,先用酒精消毒,取直径为1cm左右的膏药,用5cm×5cm的胶布贴在穴位上。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盲、大椎、中府、膻中等。

  艾灸

  灸法一般用的是艾灸,以艾叶为原料,做成艾绒、艾柱和艾条,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相比穴位贴敷、刮痧和拔火罐,艾条是用实火祛除身体里的湿寒之气,属于劲道比较足的疗法,所以容易上火的人不建议用艾条,否则内火加外火就会虚耗人体的津液。

  刮痧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按一个方向刮动,刮痧能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青紫色出血点,也就是俗话说的“痧”,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使人体的神经、循环、免疫、排泄等系统兴奋起来,加快新陈代谢。

  割治

  割治方法是把手指的末节正中割开一个小口,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并在局部施行刺激。该方法对于哮喘和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拔火罐

  拔火罐也是冬病夏治的常用中医方。用拔火罐冬病夏治的原理和刮痧差不多,都是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来疏通经络祛除寒气。

  禁忌人群

  “冬病夏治”也有禁忌人群:3岁以下的小孩、孕妇、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疾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好处

  药王孙思邈说过:“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祛除其必发的条件——或主因,或诱因。消除主因就是要改变体质,祛除诱因就是要改变环境。有的人虽然体质没有增强,但是换了个居住环境,身体的问题却不药而愈了。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

  那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

  “内用温热”就是服用偏温热的饮食。有人觉得,大热天的,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也有个正确的服法——我们可以热药凉服。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我们如果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泡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药。还有那些不出汗或出汗后怕风的人,此时可用“玉屏风散颗粒”数袋冲成一瓶,放凉,每日当饮料频饮,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又可防风,真是一石三鸟,您不妨一试。

  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借用金庸先生小说里提到过的《九阴真经》里的第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这种自然调节功能: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心,五行属火,夏天最盛;膀胱经,人体之藩篱,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所以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但由于夏日我们贪食冷饮,胃肠中有大量寒气,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转而被用于温暖肠胃了。此时,体表便缺少气血来抵御外邪侵袭了。而所谓的外邪也是我们一手制造的,那就是空调的冷气。冷气从皮肤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心火虽盛,难敌二寒,既不能很好地消化,也不能很好地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发热无汗,吐泻交加。此时,我们可以吃“藿香正气丸”,此药偏温热,外散风寒,内消寒湿,一药两解。但如果是真正的中暑之症,内外俱热,此药却大不适宜。

  以上说的,似乎与冬病夏治无关,其实不然,告诉您寒邪出入之机理,您才会有长久应对之策略。下面说得再具体些:

  如果感觉肚子凉,夏天也爱吃热的,又怕风怕冷的人,那就要吃些附子理中丸先暖暖胃。夏天药店很少有人买此药,怕上火,可有人本身虚寒一片,这点火投进去,恐怕马上都会熄灭呢!用艾条来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也很有效。只是艾灸的味道有人不喜欢,也有人怕烟,那就可以不用。其他的方法还有很多,找自己最乐于接受的效果才好。

  如果感觉后背发凉,怕风,那就先在后背刮刮痧,若能同时用热水泡脚,再喝一碗发汗的生姜红枣汤,或者是胡椒白萝卜汤,寒气是很容易排出的。

  还有取嚏法,对于身体有寒的人,是最好的宝贝,尤其是一取就容易打喷嚏的人,那就更要多取。每次取到打不出喷嚏,并微微发汗为止。排出身体的寒气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有时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因为虚寒是一种体质,是胎里带来的,如果我们按照先天的生长惯性而不去改变它,那它就会像一株本来倾斜的树苗,继续往偏曲的方向生长。所谓“治未病之病”,就是要从先天体质入手,纠正阴阳之偏。“损有余而补不足”,才是治病之本。

  有人说,我虽然虚寒怕冷,但是一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上火,脸上起疱,牙龈肿痛,必须马上再吃祛火的药才行。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您表寒过重,虽吃热药,也是“冰包火”,外寒不解,内热直上头面所造成的。外寒就是膀胱经之寒,只要在后背刮痧或拔罐“破冰融化”,再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火有去处,发向后背去御寒,不再往头面上跑了。

  当然,这里只告诉大家个思路,用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感受,随心取舍,任意添加,千万别去生搬硬套,其实,没有更好最好,只要恰好就好。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功效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古代疗法

  所谓的三伏贴疗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疗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经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并预防感冒。只要在一年当中最炙热的3 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贴上膏药,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轻松告别过敏气喘老毛病;古代和现代中医师皆指出确实有其疗效。

  三伏贴疗法自古代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就有记载『诸气门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就是三伏贴疗法的应用。

  三伏贴所用中药,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

  细辛挥发油中含有毒性较大的黄樟醚,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甘遂中含有多氧二萜的有毒成分,有协同致癌作用,是52种致癌植物之一。

  日期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传统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遵照古籍,这是一年之中最炙热的三天,亦即所谓的初伏、中伏、末伏,来施行贴药治疗。

  三伏贴适应症

  经中医辩证论治属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禁忌事项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

  贴药方法

  三伏贴就是三伏期内,在患者背部特定治疗哮喘的部位上,贴上化痰定喘的益气贴,以减缓气喘的发作,对于常年受气喘、过敏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

  在这期间,过敏、气喘等疾病症状较轻,毛细孔张开,易由皮肤吸收药效,将元胡、细辛、麝香、白芥子、甘遂等中药磨粉后,姜汁煳丸,敷贴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贴。

  正常反应

  1.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2.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3.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皮肤科就医。

  贴敷时间

  一般成人8-10小时,儿童4-6小时,每次4片,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贴敷期间,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

  其使用的时候必须经中医辨证论证会更有效,因为病与证不同,同病可能不同证,冬病夏治法适用于虚寒证,禁用于发热,糖尿病,结核病,若是热证,则热更盛,这是必须禁止的。另外价格有相差很大的,其实差别不大,这个药监局都有统一定价,有些医院依靠名气大乱抬价,有些社区不经辨证,所以价格便宜,但效果不好,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是对患者负责,有些患者虽不适这种灸法或贴敷,中医可以选用其他冬病夏治法,如针灸,熏洗,拔火罐,只是灸法或贴敷方便,适宜推广。

  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禁忌病症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

  费用注意事项

  “伏贴”价格有明文规定。对于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外敷,每人次收费30元,其中包含药费;对于不受季节限制的穴位贴敷疗法,每人次7元。但一些医疗机构仍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做法高额收费。有的医疗单位不按规定以人次作为收费标准,而是按穴位数量收费,例如消喘膏每人每次应收费30元,但有的医院以穴位数量为标准,每次两个穴位就收取了60元。还有的用药不规范,就高不就低,把每人次7元的穴位贴敷疗法以穴位外敷的30元标准计费。

  对于目前“伏贴”收费不规范的状况,北京市物价检查所医药价格检查处处长表示,价格监管部门将于近期开展“伏贴”价格专项检查,市民如果发现“伏贴”治疗的违法收费行为,可以通过12358价格举报电话进行投诉。

  三伏贴敷适应病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1)一般小儿0.5-2小时,成人2-4小时。

  (2)局部有痒、热、微痛感觉,甚至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水泡均为正常反应。

  (3)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4)为了保证疗效,而又避免引发感染,应尽量减少水泡的发生。若敷药处皮肤有灼热疼痛感时,应及时取下药膏,并用清水轻柔洗净,严禁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如有严重水泡时,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5)患有严重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疾患;或皮肤有破损;或对贴敷药物过敏者,不宜敷贴。

  (6)贴敷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冷饮,嘱多饮水;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若出现水泡,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

  (7)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

  (8)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儿不宜贴敷

  哮喘冬病夏治

  哮喘是由什么引起的

  想必患上哮喘的人都会有此疑问,不知是什么造成哮喘的发生,生活中哪些方面会造成哮喘,我们来了解一下。

  1、气候改变:气候变化对患哮喘的人很敏感,如突然变冷,受冷空气刺激或气压降低,常可诱发哮喘发作。所以儿童哮喘发病,以寒冷季节为多见,这与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关系。

  2、运动:在剧烈运动时,可引起哮喘发作。运动诱发哮喘发作,是由于短时间内从肺泡经气道呼出并损失了大量水分,在物理刺激下,许多细胞产生并释放出能使平滑肌收缩的介质,同时可能有神经传导参与作用,结果导致反射性的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哮喘。

  3、非特异性理化因子:在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增高的基础上,某些非抗原性物质,如蚊香、香烟的烟尘、DDV、植物油、汽油、油漆的气味等,可刺激支气管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和刺激迷走神经而产生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4、感染:哮喘是由什么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患者哮喘的主要原因。感染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学龄前儿童常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青少年常感染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5、变应原螨:儿童对螨的过敏比成人为多,而且多在晚上发作。对螨过敏引起哮喘的特点是病症出现早。

  6、其他因素:非致病菌(甲型链球菌、奈瑟氏球菌)、真菌、牛奶、禽蛋、花粉、棉絮、蚕丝、兽毛、羽毛、飞蛾、疟原虫及情绪改变(如大哭大笑、紧张恐惧等),均可引起部分儿童哮喘发病。

  像哮喘这样的呼吸系统的病症,稍微的气候变化或者自身情绪的变化就会让此病复发。中医推荐通过冬病夏治哮喘的方式来缓解甚至解除哮喘的随时侵袭。中医用药、针灸等一些复发都对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果能内外兼治就更好了,当然在哮喘的治疗中,如果能控制周围的环境因素是最好的。

  通常哮喘的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针灸、拔罐、理疗等多种中医的解决方案。

  一、中医用药治疗哮喘

  主要有内服法和外治法

  内服法——由于患者体质、病程、病情轻重、阴阳偏盛偏衰的个体差异及脏腑失和的不同类型,“冬病”患者缓解期多表现为肺气虚弱、肺脾两虚、肺肾气虚、脾肾阳虚、气虚痰阻、痰阻血虚等多种类型,因此内服药物必须辩证选药,主要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扶正祛邪,多以补肺健脾、健脾益肾、温肾壮阳、化痰活血、温经通络为治则,可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如补肺汤、生脉散、二陈汤、六君子等,也可选用中成药,如玉屏风散、生脉饮、金匮肾气丸、冬虫夏草制剂等。

  外治法——包括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离子穴位导入、中药穴位注射。均需选用助阳祛邪、温经通络的药物,应用不同的方法,使药物经体表穴位进入体内,穴位的选择多为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膈俞、大椎等,每次可选3—4组穴位。中药穴位贴敷法,是将药物加生姜汁调成膏状,使用专用皮肤贴剂,将药物贴敷在相应的体表穴位上;中药离子穴位导入法,是将药物浓煎成汁,应用专用的中频离子导入治疗仪,是药物经体表穴位进入体内;中药穴位注射,是将药物加工为针剂,应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体表穴位。

  二、其它中医疗法

  主要是针灸、拔罐、理疗,遵循经络学说,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在以上的冬病夏治哮喘方法中,通过重要穴位贴敷疗法,因其有方法简便、安全无痛、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的优势,今年来倍受患者青睐,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中医内病外治疗法。

  在冬病夏治哮喘的中医疗法中,需要强烈指出的是,无管是什么样的哮喘治疗方法,都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以上冬病夏治哮喘的中医疗法是通过中药和一些特色疗法来实现哮喘的消除的。

  哮喘的保养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从而导致支气管对致病原的刺激反应过度。曾经有人使用低盐饮食和高盐饮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高盐饮食加重了哮喘的症状。因此,素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在白露前后更应格外注意低盐饮食。另外,应多吃一些有祛痰平喘、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百合、木耳、竹笋、萝卜、鲜藕、核桃、梨、蜂蜜等食品都是不错的选择。下面介绍几款食疗验方,供患有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的朋友选用。

  杏仁粥:杏仁6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杏仁去皮研碎,水煎后去渣留汁,然后入粳米冰糖加水煮粥,每日2次,温热服用。此粥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哮喘中医辨证为肺热者食用。

  苏子粥:苏子10克,粳米50-100克,红塘适量。先将苏子捣碎成泥,入粳米、红塘、加水煮粥,早晚温热服。此粥具有利膈消痰、降气定喘的功效,适用于哮喘中医辨证为肺寒者食用。

  莲子百合煲: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先将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再将精瘦肉洗静,放入锅中,用开水焯一下后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后,调入适量精盐、味精。此汤具有清润肺燥,止咳消痰的作用,非常适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食用。

  苹果蒸蛋巧妙治哮喘

  患有支气管哮喘,稍有过敏或劳累就容易发作,苹果蒸蛋法,连服了七天,病情有所缓解。

  方法是

  选择底部较平的苹果一个,用小刀取出果蒂,掏出果核和部分果肉,做成苹果盅,然后再取新鲜草鸡蛋一枚,敲碎,倒入苹果盅里,再用果蒂盖上,放进笼屉内蒸,水开后再蒸20分钟即可。取出趁热吃掉。

  脏器,它的功能是与脾和肾相关的。首先说肺脏在五行中属金,而脾属土,肾属水。它们的关系是,土可生金,而金可生水。也就是脾是肺的母脏,肾是肺的子脏。因此治疗肺脏的疾患有时是通过调整脾和肾的功能来实现的。另外,该方中的苹果属甘平之品,常吃可以补脾气,起到培土生金的作用。我听说过一些治疗哮喘的偏方均加入鸡蛋,蛋黄入肾经补肾气,又可达到金水相生的功效,冰糖是润肺的佳品,这也许这就是该方能对哮喘有一定作用的原因吧。

  过冷过热对康复不利

  一旦患上哮喘,饮食禁忌很多,不能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一般来说,哮喘患者应多吃水果、蔬菜等清淡但营养丰富的食物,但这些食物往往是生冷或偏寒性的。得了哮喘本来就脾胃虚弱,过食生冷更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体质下降,对康复非常不利。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尽量少吃凉菜,烹调蔬菜的过程中,适当加点生姜、胡椒等热性食物,或与牛肉、瘦猪肉等温热性食物共煮,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过热的食物或比较烫的饮料也会刺激气管,引起阵发性咳嗽,从而诱发哮喘。因此,哮喘患者平时最好吃温热的食物。

  汽水是饮食大忌

  我们所吃的食物中,有一类叫“产气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这是哮喘患者的饮食大忌。常吃的产气食物主要有红薯、山芋、土豆、韭菜、黄豆等,吃后会使腹部胀气,横膈上抬,胸腔缩小,对肺通气不利,从而诱发哮喘。可乐、雪碧等汽水和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对肺产生类似的刺激,最好也不要喝。

  有些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茴香、芥末、咖喱粉、咖啡、浓茶等,也会刺激气管,引起哮喘。此外,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应该少吃,以防引发过敏性哮喘。

  冻疮冬病夏治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在盛夏酷暑期间,不失时机地“冬病夏治”冻疮,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冻疮是冬季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损伤,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跟、脚趾、耳廓、鼻尖、面颊等人体暴露部位和末端部位,其发生与年龄、性别、体质有关:通常儿童、少年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高;女性较同龄的男性发病率高;罹患心脏疾病、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环机能差的人,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经不起寒冷的刺激,也容易发生冻疮。本病主要由寒冷和潮湿引起。冬天,尤其是冷暖骤变时,人体暴露部位遭到冷空气的侵袭后,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血管痉挛收缩,使局部的血流量减少,造成皮肤组织缺氧,导致细胞损伤。若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消除寒冷刺激,便会发生冻疮。潮湿能加速体表的散热,也是导致冻疮形成的因素之一。此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鞋袜过紧、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常为冻疮的诱发因素。

  穴位贴敷法

  于每年夏季的农历三伏期(可不拘于头伏、中伏、末伏这3天,只要在三伏天内选择天气晴好的日子,在中午施治即可)敷贴穴位3次,每次间隔10 d左右。药物组成:细辛12 g、甘遂12 g、元胡21 g、炙白芥子21 g,共研成细末,为1人的用量,每次取1/3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稠膏状,现用现调。

  取穴

  以大椎、肺俞、阿是穴为主穴。发于手部者,加合谷、外关;发于足部者,加三阴交、解溪、昆仑;发于面颊及耳廓者,仅用主穴即可。

  方法

  将调成稠膏状的药物均匀地敷在以上穴位,用无菌敷料覆盖,以胶布固定即可。第一次敷贴时间可稍长,一般贴2~3 h,患者自觉发烫、局部发红即可。发泡的患者往往效果更好,对泡可不作处理。第二、三次敷贴时间稍短,可贴1 h左右。

  药物外涂法

  ①取红花、当归尾、桂枝、干姜、薄荷各15 g切碎,放入玻璃瓶中,添加白酒500 g浸泡,加盖密封,过10余天后即可使用。患者可于暑天中午,用药棉蘸取药酒适量,反复涂擦患过冻疮的部位。一般须坚持擦洗10~20 d。

  ②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捣烂成泥,中午放太阳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涂于患过冻疮的部位,待1 h后除去。1次/d,连续4~6d。

  ③取新鲜西瓜皮,适当留厚一些,白中稍带红瓤,用它轻轻揉搓患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1次/d,连续1周。

  药物薰洗法

  ①取茄根60g、花椒10g,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1次/d, 10~30min/次,1剂/d,连续1周。

  ②取食醋适量放入锅中煮热,趁温擦冬天冻疮患处,2~3次/d,连擦7 d。

  ③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温适宜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1次/d,连洗5 d。

  自我按摩法

  ①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右手紧握左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左手紧握右手手背摩擦一下,如此一左一右为1次,反复摩擦30~50次。

  ②左手掌紧按右手腕内侧,然后用力沿内侧向上摩擦到肩膀,再由臂外侧向下摩擦到右手手背,这样一上一下为1次,做50次。然后按上法按摩左臂50次。

  ③两手紧抱右大腿根,用力向下摩擦到足跟处,然后摩擦回大腿根,一上一下为1次,做50次;同法做左腿。④右手按摩左脚心50次,再左手按摩右脚心50次。每天早晚各1次,多做亦可。

  耳廓自我按摩术

  每日清晨起床前,在床上行耳廓自我按摩,具体手法为抹拉法,即双手拇指指尖向上,指腹贴于耳廓背面,食指弯曲,拇指侧贴于耳廓前面(也可用食指指腹与拇指指腹呈对应状),然后由耳廓上部沿耳轮、对耳轮、耳甲腔、耳舟向下抹拉至耳垂,力量适度。

  冬病夏治风湿病

  民谣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却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随着夏季的逐渐到来,不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减轻甚至完全缓解,于是就不再重视饮食、起居、锻炼甚至自行停药。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夏季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和缓解的最佳时机,患者如果能在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后,积极坚持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起居禁忌,适度锻炼,将对病情的缓解和稳定大有裨益。

  提醒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很多,其中敷贴法和饮食疗法简单、易行,坚持夏季治疗能大大缓解冬季的病情,有的病在夏季坚持治疗甚至可望根除。有上述疾病者,应抓紧时机向医生求医,或贴、或灸、或服、或采用饮食疗法,不要病情缓解就停止治疗,切莫错过大好治疗机会。

  敷贴治疗风湿病

  风湿病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所选用药物均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功效。通过穴位经络或者局部给药,可以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在局部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并且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夏季三伏为人体经络气血旺盛之时,此时配合穴位药物敷贴,可达到最佳疗效。

  风湿病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适应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疾病。于每年入夏后头伏、二伏、三伏分别敷贴一次,敷贴治疗时间以2至4小时为宜,连续3至5年为一疗程。

  练功预防风湿病

  夏季练功有助于防治风湿病,可于农历7月期间分别加练下述二法。

  小暑期间气功

  本法可锻炼和增强脾胃健康功能,具有防治头部、颈项、肩背疼痛,及四肢风湿麻痹欠灵活,咳嗽、气喘、大便泻泄等病症的效用。练功时,全身放松,自然直立,两足分开平肩。两腿继之下蹲,两足掌紧贴地面,两手握拳置于身两侧前方地上,手背向前,两手拳心向后;头部左转,引肩作虎视,同时上敛收会阴、吸气。头复正,随即右转,引肩作虎视,上敛收会阴、呼气。左右各12次。练功毕,叩齿、漱口、咽律、起立,随意自然散步片刻。

  大暑期间气功

  本法可促进气血循经运用,营养四肢筋骨肌肉,能促进食欲,丰满肌肉,防治四肢筋骨关节酸痛、手足麻木等病症。练功时,两脚分开与肩平,自然下蹲。两手分别放于两足前方,五指抓地,手背朝前,手心向后,闭目耸肩,全身上跃。跃身时吸气,缩身时呼气,如此反复12或24次。练功完毕后,叩齿、漱口、咽津、起立,随意自然散步片刻。

  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完全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热起病急,且多见于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血化验血沉加快,抗“0”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

  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遗留心脏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虽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遗留骨关节强直畸形。虽然少数病人可有心血管疾病,但绝大多数病人无心脏症状,类风湿因子阳性。由此可见,风湿与类风湿虽然都是关节炎,都有关节疼痛症状,但并不是同一种病,不能混为一谈。

  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受累及的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影响日常的生活工作。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和《中藏经·论痹》所言,它是由风、寒、湿、暑、热等外邪侵袭,流注于人体经络、关节、肌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所以,在阴冷的环境中,症状会稍显严重,而夏季天气温暖,人体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症状便会减轻。但是,大多数患者的化验指标并没有相应好转,这就充分说明了症状缓解并不能代表病情缓解,更不能松懈治疗。在饮食方面要定时适量,以清淡为主,应选择平性或温性的食物,尤其是利水祛湿的食物更能对改善病情起到一定作用,不宜吃生冷瓜果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以及冷饮等。夏季天气潮湿还应少吃甜腻的食物,因为甜腻的食物会增加体内湿气,少吃高脂肪类食物,炒菜熬汤也应少放油。另外,尽量不要喝酒,酒助湿邪。

  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夏季细菌繁殖旺盛,不要吃变质的剩饭剩菜和水果蔬菜等。

  在起居调理方面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顾护阳气以固根本,二是祛邪外出不留后患。夏季体内阳气旺盛,极易泄越,日常尽量不要过于辛劳不要大汗淋漓,戒性情急躁。此外,夏季天气炎热,易于出汗,毛孔开启,如汗出时适逢雨水淋湿,湿邪极易侵入,滞留经络、关节、肌肉,可诱发风湿或使疾病缠绵难愈。同时患者应注意少吹空调和电扇,不冲凉水澡,不久坐于便道,不露宿,大汗之后要及时擦干身体和更换衣物。还应注意适度锻炼,坚持每天打太极拳或八段锦,以不过劳为原则。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夏季也应坚持治疗,继续原来有效的治疗方案,不随意改量或改药,不乱服其他药物,有条件可以到医院进行相关指标的复查。如果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并伴有乏力、关节肿痛以晨起明显、适量活动后有一定程度缓解,说明病情处于活动期,此时不要病急乱投医,应到正规医院的风湿病专科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系统的治疗。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果能抓住这一绝佳时机治疗,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过敏性鼻炎

    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是呼吸道的前卫器官,如果此处病变,使之失去防护,环境中有害因素可直接造成整个呼吸系统病变,鼻黏膜过敏可扩散到下呼吸道,引起哮喘。由于该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专家已经提出"维护呼吸道黏膜的健康从鼻开始"的观点,积极治疗鼻病,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何说它过敏性鼻炎是冬病

  1、患者为虚寒体质,多怕冷,遇冷发病,尤其是气候突变时明显。

  2、临床为多清涕、鼻痒、喷嚏、鼻黏膜水肿、苍白等寒症,该病以寒、以虚为特点,天人和一,用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表述该病的特点,它就像一年四季的冬季,因此称之为"冬病"。

  过敏性鼻炎对人体有哪危害

  心血管疾病——当患者患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等疾病时,鼻中隔黏膜的小动脉容易破裂出血;还有些高原病患者,由于长期缺氧,使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易发生动脉压增高与血管壁脆性增加等,很容易造成鼻出血、炎症反应,还可造成休克及全身各器官的损害。

  血液病——由于血液成分的改变,影响了凝血机能,可出现鼻炎、鼻出血等并发症。而鼻病若需要手术时,血液病的存在则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与危险。

  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又称为胶原性疾病,其特点为多器官都会受到威胁,具有共同的、广泛的结缔组织和血管炎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颧部及鼻梁皮肤的红斑,其他如皮肌炎、硬皮症、复发性软骨炎等,均会在鼻部有所表现,导致鼻腔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其他——有时内分泌异常或变化亦可影响鼻的功能,如甲状腺机能减退、妊娠及经期,可使鼻黏膜肿胀发生鼻阻塞,导致鼻腔抵抗力下降;肝肾疾病发生肝昏迷、尿毒症时,可对鼻纤毛功能造成损伤,使鼻腔这个前哨站失去“卫兵”的把守,这样就使得外界病菌更容易进入;有些特殊感染如硬结病、结核可对鼻部造成危害。此外,营养、药物化学毒物等均会对全身健康造成危害,也可直接损害鼻部,造成鼻部疾患。

  为什么过敏性鼻炎要在夏天治疗

  冬病夏治是中医对某些难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为什么一些冬天发作的病,在夏天进行治疗,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呢?原来,夏季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进行治疗,药力更易直达脏腑,从而达到激发正气、提高抵抗力、预防复发或减轻病情的效果。宜冬病夏治的病不少,过敏性鼻炎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中医治疗原则

  1、"寒者温之"。因此要用热性药、补药进行治疗。

  2、因时制宜。鼻居面部正中,属阳明之官,为阳中之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性最甚的季节,同气相求,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开放,血流畅通,而脊柱为督脉运行之经,统辖全身阳脉,阳气皆归于此,这时在该处相关穴位采用冬病夏治的敷贴治疗,可起"秤砣虽小拨千斤"的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的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急期治其标,缓期治其本",夏季不是该病的发病季节,为缓解期。因此,此时治疗是一种治本的方法,对于阻止发病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和哮喘患者的寒冷锻炼一样,属于一种提高机种非特异性免疫的治疗方法。其机理可能补益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减少发病等,是一种治本的疗法,它融汇了时间医学、顺势医学、免疫学、中医学等诸多学科。

  由于该病受到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因素的影响,受到环境及其他因素制约。它们直接影响了治疗该病的疗效,因此临床上只说控制该病,而不用治愈这一术语。虽说现在开发很多疗效好、见效快的化学药物,但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治疗,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毒副作用,造成人体损伤。因此该病的治疗应是一种综合性治疗,采取多途径,多环节的干预措施,才能减少发病,提高疗效。

  具体方法如下

  取白芥子3份,延胡索、甘遂、细辛、白芷各1份。共研细粉,过190目筛,装瓶备用(A粉);取肉桂适量研粉过筛装瓶(B粉);取生姜捣碎过滤取汁装瓶置0~5°冷藏柜备用(C液)。取A粉适量用C液调成稠糊状,涂于4块4厘米×4厘米大小纱布上,再撒B粉少许,然后分别贴敷在大椎穴(在第7颈椎下的凹陷处)、膻中(两乳头连线之中点)、肺俞(第3胸椎凹陷下旁开1.5寸处)、肾俞(第2腰椎凹陷下,旁开1.5寸处),胶布固定,6~8小时后取下。治疗时间为每年头伏、二伏、末伏上午各贴敷1次,3次贴完后要求加贴者每隔1周1次,连续贴敷3次。连续贴敷3年。

  取穴正确是关键

  正确的穴位敷贴是治疗的关键,每次贴敷时间应在2~3个小时,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但也要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准,避免灼伤皮肤;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如无不适,建议成人贴6~8小时,儿童贴4~6小时。

  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抹“万花油”“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果贴敷处出现较小水疱,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小水疱已破,可涂抹红霉素软膏;如果水疱比较大,建议到医院接受治疗;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或由医师对药物作适当调整。

  入伏第一天没赶上的患者,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治疗效果都一样。一旦开始治疗,如无特殊情况,就一定要坚持连续贴三伏,不然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贴敷以后不要马上洗澡,不要在局部用力搓。治疗期间要少吃“发物”,如辛辣食品、牛羊肉、海鲜、生冷食物等,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不能熬夜。

  需注意的是,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对胶布过敏、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阴虚火旺者、孕妇、3岁以下儿童等,都不能进行贴敷。

  提醒

  贴敷期间有感染、发烧的现象,要等病好后再贴;如果贴敷期间有皮肤起疱或过敏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冬病夏治” 因人而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疗效。

  食疗合理增强疗效

  为了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在日常饮食中,可多食清淡之品,少食鱼、肉滋腻之品,避免辛辣烟酒刺激之物,以防止痰热内生而诱发外感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此外,有针对性地制作一些食疗药膳服用,对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改善症状也将会起积极作用。

  辛苏饮

  方药:辛夷10克,苏叶15克,生姜5克,葱白1段。

  用法:水煎取汁,温服,每日1次,连用数月。

  适用:鼻塞、流清涕等。

  辛夷煮鸡蛋

  方药:辛夷20克,鸡蛋2只。

  用法:加水煮熟,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鸡蛋喝汤,每日1次,连服1周。

  适用:鼻塞、流涕等。

  通窍饮

  方药:川芎12克,白芷10克,葱白20克。

  用法:水煎取汁,每日1次,连用1周。

  适用:鼻塞、头胀痛等。

  结语:通过了解,我们知道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原理以及冬病夏治5种常用的中医方法,现在大家知道冬病夏治的好处了吧!赶紧行动起来吧,不要错过这个好季节哦!平时没有疾病的养生人士可以通过夏季来预防冬季的疾病,在做好冬病夏治的同时千万要做好防晒,防中暑的措施哦!

延伸阅读: 冬病夏治泡脚为先 中药泡脚可祛暑湿 冬病夏治的原理 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 什么是冬病夏治 几类人冬病夏治反毁身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疗法治疗疾病最轻松 夏季拔罐也可有冬病夏治的功效 冬病夏治好处多

相关文章

  •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疗法治疗疾病最轻松

      每年到了三伏天的时候,就是人们活跃的时候,这不仅是头伏的第一天,也是很多人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第一天,而随着冬病夏治三伏天的越来越流行,很多人都愿意采用这种中医特色疗法进行治疗疾病。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概念如此深入人心,“三伏贴”如此红火,除了与中医的治病理念以及疗效有关之外,或许与大家的盲从不无关系。很多人心想反正是中药穴位贴

  • 关节炎夏天治最好 专家解答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很多人都听过这个词,但是却有很少人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冬病夏治,能治疗哪些病?为什么冬天发作的病,能在夏天得到很好的治疗呢?而这样的治疗,是如何进行的?让专家为你解开这些疑问。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冬病夏治的时间,一般多从“三伏”开始,“三伏”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按照往年的经验,从

  • 冬病夏治的原理 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

      马上要进入三伏天了,您知道该怎么度过三伏天吗?您知道三伏天的冬病夏治吗?您知道什么病适合冬病夏治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冬病夏治的原理   所谓的冬病夏治中的冬是阴,夏是阳,所谓的“冬病”就是某一些容易发在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虚弱型的疾病。   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

  • 冬病夏治好处多

      刘王骥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冬病夏治是指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治疗。如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风湿、类风湿性气节炎等。上述疾病的最大特点是受寒后,尤其寒冬季节易发作或加重而夏季则病情缓解,此即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所指的“能(耐)春夏,不能(耐)秋冬”的疾病。   对此类疾病中医学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即趁着病情缓解期,借助阳热最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可收事半

  • 专家谈冬病夏治

      苏惠萍,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冬病夏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观点:冬病夏治疗法是祖国医学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融会了中医学、时间医学、免疫学等诸多知识。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是中医“天人相应”“治未病”等理论的具体体现。   苑惠清,主任医师

  • 冬病夏治 中医艾灸显奇效

      编者按:艾灸大部分都是在冬季的时候做的,但是有些人就想知道。艾灸在夏季是不是也可以做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夏季艾灸效果会加倍。这是为什么呢?   冬病夏治 中医艾灸显奇效   ◎ 艾灸与针灸有何不同?   艾灸和针刺在古代称为“灸刺学”。其实艾灸比针刺要早,而且与针刺比起来,更有优势。首先,针能够“杀生人”。针刺如果扎错位置或者是扎到血管、神经,

  •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也就是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贴敷等方法,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因为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可达到激发正气的目的。这几年,很多人都在进行冬病夏治的治疗,但是进行治疗的时候,不可忽视一些问题,在这里,河南省中医院针

  • 冬病夏治哪些病效果显著

      冬病夏治到底能治哪些病?专家总结归纳,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骨伤类疾病等。儿科、冻疮也可通过“冬病夏治”治疗。都市人群当下常有的亚健康状态,也可通过“冬病夏治”来缓解。   【呼吸道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治病机

你可能感兴趣

  • 三伏贴冬病夏治正品穴位贴敷治疗敷贴儿童灸药膏咳嗽支气管炎哮喘


  • 三伏贴36贴装煜和堂三九贴膏贴穴位贴敷治疗贴三伏天灸贴冬病夏治


  • 南京同仁堂三伏贴正品治敷穴位贴膏药冬病夏治成人儿童艾草中药贴


  • oy艾灸三伏贴冬病夏治艾草去湿祛寒贴艾灸贴发热治经痛宫寒助睡眠


  • oy艾灸三伏贴冬病夏治艾草去湿祛寒贴艾灸贴发热治经痛宫寒助睡眠


  • 三伏贴北京同仁堂三伏天膏官方旗舰店艾灸草正品冬病夏中治药房hh


  • 钟士元 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 第三版+人体经筋病治疗与扳机点图解 治疗脊椎病骨科学脊柱知识全解经筋疗法正骨推拿中医骨科医学


  • 来益维生素E软胶囊30粒 心脑血管疾病 习惯性流产 不孕症辅助治疗


  • 2本套钟士元教授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第三版第3版+人体经筋病治疗与扳机点图解脊椎医学骨科学书籍中医康复运动书广东科技出版社


  • 图解眼疾的正确治疗与X新知识 (日)户张几生 不同眼科疾病症状一览表 眼部保健养生图书 常用眼药水的选择及眼部按摩手法解析书籍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