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了,针灸推拿的好处多多,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能养生。那么你知道针灸推拿的起源吗?你知道针灸推拿的发展历史什么吗?针灸推拿的作用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来全方位的解析什么是针灸推拿,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什么是针灸推拿学 2、针灸推拿的起源
3、针灸推拿的发展历史 4、针灸推拿的原理
5、针灸推拿分类 6、针灸推拿的手法有哪些
7、针灸推拿的作用 8、针灸推拿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针灸推拿学
针灸和推拿属养生治病之道。针、灸有别,针法指在体表的腧穴上进行针刺、叩击、放血等操作,灸则指用艾绒做成艾柱、艾条或艾绒装入温灸器中,点燃后熏灼皮肤的一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
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抚。最早发现于明朝儿科专家万全所著《幼科发挥》,后经过手法的发展演变,变成了现在所常见的推拿。
针灸推拿学是高校开设的一个专业。
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针灸、推拿诊疗各科疾病的基本能力。
知识能力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以及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
2.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针灸、推拿处理临床各科疾病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该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针灸推拿的起源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 《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可能在药物治疗以前,就己有了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据后世文献对远古往事的记述和出土文物,一般是把针灸术的起始,定在新石器时代。
其端绪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还没有专用的针刺工具,用作生产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同时也被用来治病。
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那么细小的银针扎进身体为什么没有溢血,反而能够治疗疾病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针灸推拿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石器时代,人们制出种类较多而又比较精细的石器,这才有了适合医用的贬石。 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它作为后世刀针的前身,可谓最早的医疗工具。
它主要被用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以消除病痛。为了适应穿刺或切割的需要,砭石的制作或有锋,或有刃,所以古代又称贬石为针石(有锋)或馋石(有刃)。
考古发现的砭石呈各种形状,有剑形、刀形、针形等,多数出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
关于以石治病产生的具体过程,现已无从查考。有人认为,原始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极端恶劣,常常会被尖石和荆棘碰撞了身体的某一部位,有时甚至被碰伤出血。
而在劳动和与野兽搏斗中,为石块、碎石所击伤也是常有的。但有时在碰撞或流血之后,却因此而使某些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失(如一些经久不愈的头痛、筋骨酸痛等)。
显然,这种出于偶然的经验,最初不可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若干年、若干人次的相类似经历不断重现时,这种源于实践的经验,就会促使人们注意到身体的某些部位,通过人为的刺激或使之出血,可以收到医治疾病的效果。
今天人们使用的不锈钢银针,就是在古代砭石、石针、骨针、竹针等原始针具的基础上,历经铜针、金针等不同阶段,不断发展更新而来。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这就是灸法。
灸法的出现,当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些病痛能得到一些减轻或缓解,逐渐地又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贴附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作局部取暖,既舒适又方便。
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热感,其解除某些病痛的作用也更大,如对受凉引起的腹痛及寒湿造成的关节痛等,这就成了原始的热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改进,人们采用树枝或干草作燃料,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治愈了更多的疾病,从而形成了灸法。
但也有人设想,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煮食和篝火防兽时,难免不发生皮肤烧伤、烫伤等情况;甚至燃烧着的木材进出的火星,亦能的伤人体肌肤。
可是就在长年累月的无数次火伤中,人们有时竟意外地发现某些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而减轻或消失,于是积累了经验,产生了灸法。
刺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刺法亦称针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灸法主要是用艾叶,点燃后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熏烤。
两者虽然所用器材和操作方法不同,但同属于外治法,都是通过腧穴,作用于经络、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和灸在临床上常互相配合应用,故合称针灸。
针是治病的主要工具,古代有九针,其形状、名称、用途各不相同。目前的针具,就是从古代九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仅制针的质料有金、银、合金、不锈钢等不同,而且制针的工艺和形状亦有区别。
临床常用的有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等多种,其操作方法也不相同。
针灸推拿的发展历史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
而据《内经》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
最早的针具:砭石也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
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
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方剂虽然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方剂中的很多药材对人体都有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即便加入佐药,也难以完全清除。因此,人们也会时常采用一些不使用方剂的外部治疗手段,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针灸和推拿。
中医认为,人体脏腑以经络相连,而气血穿行其间。经络将气血输于全身各处,其中输于体表的部位,称为腧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穴位。目前认为,人体主要穴位共有361个。
这些穴位都因经络与相应脏腑相通。针灸和推拿就是采用外部刺激手段,通过穴位,影响与之关联的脏腑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针灸包括针和灸两部分。针指以针刺穴位,灸指以燃烧艾绒熏灼穴位,其作用主要是刺激针灸穴位,疏通经络脏腑气血运行,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消除疾病和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推拿又称按摩,是指用特定手法在人体体表穴位处进行按压推摩,以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消除疾病、保健强身。
中国古代针灸技术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并广泛使用。魏晋时期(220—420)的皇甫谧(215—282)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北宋时,针灸理论已十分规范。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翰林医官王惟一(约987—1067)主持铸造了两个空心铜人模型,用于针灸教学和考试。铜人全身共600多个针灸点。考试时,铜人外表涂蜡并着衣,内部贮水。考生根据考题以针刺穴,针入水出,方为合格。当时的两具铜人分别置于汴梁城(今河南开封)太医院和大相国寺。1127年,金灭北宋,大相国寺铜人毁于战火。
太医院铜人被金人运至燕京(今北京)。此后元、明两代,铜人传承有序,始终使用。明正统八年(1443年),因北宋铜人磨损严重,故仿制一具代替使用。此后,北宋铜人下落不明,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大悬案。而明正统铜人则一直留存至今。
针灸治疗,成为中医美容、养生疗法,越来越被一些人当成是一种时尚。美容院里所用的针,当然是传统的银针,不过为了照顾顾客的想法,这些原本不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银针,还是被当成一次性的用品,在这方面,也增加了中医针灸治疗的成本。
针灸治疗,有的是主要针对肥胖,通过针灸降低食欲。有的可以针对面部长斑,面色蜡黄,气色不好等起到美容的效果。最常针灸的一个好穴位是足三里,长期在这个穴位针灸按摩,有起到长寿的作用。在迎香穴位针灸,对治疗鼻炎有效等。
知道针刺按摩的穴位后,其实自己在家也可以经常用手按摩那些部位,虽然没有针刺效果那么好,但中医都还是鼓励这么做,具有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医推拿手法,针灸按摩,可针对脸部的肌肉作大范围或局部的理筋手法,而使松弛掉的皮肤肌肉重新定位,进而使脸部更为紧绷,消除细纹。并可利用按摩手法针对皱纹周围的穴位重点按摩。同时另用拇、中指点按天容、天牖穴,食、中、无名指同时点按或点揉人迎、扶突、天窗穴。
注:天牖穴是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手少阳三焦经。位置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推拿
推拿疗法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高度重视,不仅是因为它在治疗某些疾病中疗效显著,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在疾病的治疗中越来越趋向自然疗法,而首选非损害性疗法的愿望。对急、慢性痛症、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针灸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科,针灸治病、针灸美容、针灸减肥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因而深受保健者的欢迎。
拔罐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穴位,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常用外治法。
针灸推拿的原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中的经络系统负责输送全身的“气”、“血”及“血液”,这些输送物质在体内循环,使身体中的各个组织与器官保持平衡与稳定。
然而当经络系统出现阻塞不通的情况时,则影响了这些物质的输送,使“邪气”(各种产生病变的因子)侵入,此时人体就会开始出现异常病变。
当针灸的针插进人体之后,会引起人体自身的反应,加强气血循环,克服经络的阻塞,使经络系统恢复正常,病症因此得以治愈。
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科学家Maiken Nedergaard利用小鼠进行的试验发现,针刺入组织后释放了大量的腺苷,帮助抑制疼痛,此研究有助于消除对针灸的质疑。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是中医药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护理发展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其整体观、天人合一,辨证施护等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现代护理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医护理的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医护理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护理界的关注。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现代整体护理发展中的特点。
由于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从而体现出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现代整体护理中所表现除的不同特点。
以整体现象,天人相应作为医学思维的指导思想。中医诊治疾病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这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而护理患者亦必须遵循这一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因时、因地来指导临床护理。
从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情绪、性格、社会地位,婚姻家庭、文化修养、经济地位、宗教信仰、生活环境等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整体计划,做到形神合一,利于疾病的好转和康复。
针灸推拿的应用
祛痘
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订针灸调理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通畅,实现去痘美容的目的。
减肥
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从而促进脂肪代谢,产热增加,使积存的脂肪消消耗;进而调整、完善、修复人体自身平衡。
针灸减肥通过扶正祛邪,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功能,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滞于体内的邪气,不仅能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
针灸推拿分类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拔罐法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针灸推拿适应症
适应症: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肿痛和关节强直等症。其他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症,习惯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遗精,以及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考虑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针灸推拿禁忌症
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症。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
推拿疗法的禁忌症,指不适宜推拿或在某种情况下,手法可能使病情加重恶化的情况。
(1)诊断不明的急性脊髓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在未排除脊椎骨折时切忌推拿。出现脑脊髓症状时须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也是推拿禁忌症。
(2)各种骨折、骨关节结核、骨髓炎、骨肿瘤、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推拿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肿瘤扩散转移或炎症发展扩散。因此也属于推拿禁忌症。
(3)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或身体过于虚弱者,由于不承受强刺激,因此一般不宜接受推拿治疗。应该采取措施,及时抢救。
(4)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腹膜炎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者,禁忌推拿治疗。应考虑手术剖腹探查。
(5)有出血倾向或有血液病的患者,推拿可能引起局部皮下出血,故不宜推拿治疗。
(6)避免在有皮肤损伤的部位施手法。但在有褥疮的周围施轻手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使缺血性坏死的创面逐渐愈合。这是70年代在治疗外伤性截瘫患者时的意外发现。
(7)妊娠3个月以上的妇女的腹部、臀部、腰骶部,为了防止流产,不宜在这些部位施手法。
(8)精神病患者或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推拿治疗。
针灸推拿的手法有哪些
推拿手法
推拿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以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体体表通过经络、穴位与内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内脏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对体表经络、穴位进行推拿刺激,也可以通过经络将治疗疾病的“信息”传达给有病的脏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揉法
以手指、鱼际、掌根及手掌,在病人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适用于头面、胸腹、四肢,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功效。
6.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摇法
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最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9.捻法
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
按摩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脚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心时用左手,转圈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
10.点法
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患者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常用于脘腹部、背腰部和四肢。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症。
11.抖法
以双手握住病人肢体的远端,用力作快速、连续、小幅度的上下颤动。具有通经络、理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12.拍法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按摩脚心能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强身健体,祛除病邪。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坚持按摩脚心。
人的脚掌密布许多血管,故科学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
按摩这个穴位,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经常按摩脚心,能活跃肾经内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有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常按摩脚心,还能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按摩脚心时,还要多动脚趾。祖国医学认为,大脚趾是肝、肺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脚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可防便秘、肋骨痛。常按摩脚心、脚趾,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精神性阳痿、失眠、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按摩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脚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心时用左手,转圈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
针灸手法
毫针刺法
有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
毫针的构造、检查和规格。
针尖: 松针状 钩 钝。
针身: 光滑挺直 弹性 锈蚀 弯曲。
针根: 牢固 锈蚀 松动。
针柄: 圈柄、花柄(盘龙针)平柄、管柄。
针尾: 角度 艾灸。
持针手法
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法。根据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为二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五指持针法。
1.二指持针法
即用右手拇食两指指腹挟持针柄,针身与拇指呈90。角。一般用于针刺浅层腧穴的短毫针常用持针法
2.多指持针法
即用右手拇、食、中、无名指指腹执持针柄,小指指尖抵于针旁皮肤,支持针身垂直。一般用于长针深刺的持针法。
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即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用于短毫针进针。
2.爪切法
又称指切法,临床最为常用。即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的手法。
3.夹持法
即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将针尖对准穴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4.舒张法
即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两指分开置于穴位上,右手持针,针尖从食中两指间刺入皮下。
5.提捏法
即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针灸推拿的作用
1、疏通经络
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推拿的优点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针灸推拿的注意事项
1.辩证施补
按摩补益方法甚多,其目的不外乎在于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及调补脏腑的功能。在使用按摩补益时,要辨证施补,分清阴虚还是阳虚,气在还是血虚,要辨清病在哪个脏腑。肾虚者则采用益肾固本的方法,脾胃虚弱则采用健脾和胃之法。
此外,不同的季节也要有所侧重。春天的按摩补益.则要采用疏肝利胆,养血柔肝之法;而秋天的按摩补益,则要用补益肺气,滋阴润燥之法。在辨证施补时,要把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有选择性的进行。
2.集中注意力
调匀呼吸
集中注意力,调匀呼吸是按摩补益施术者和使用按摩方法实施自我补益者必须注意做到的。在自我按摩补益时,只有在注意力集中、呼吸均匀的情况下才能细心体会到机体在实行了自我按摩后的反应、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按摩手法、力度、频率等等,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给他人使用按摩的方法进行补益时,施术者更要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了解被按摩者的感受及机体的反应、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手法。不可边按摩边聊天说笑.也不可按按停停,或随意中断治疗.去干别的事,而要精力集中,连续完成预定的全部程序,以确保按摩补益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
在养生保健方面,无论是运动养生,还是饮食养生都有个持之以恒的问题。按摩补益亦是如此,也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或一曝十寒,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例如摩腹,如果从来没有做过按摩的人,一开始要认真地摩一二百遍还是很累的。
因此,开始时用力可小一些,摩的次数少一些,以后再逐渐增加。另外,按摩一段时间后,补益的效果可能不明显,或开始效果明显,以后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有的人就丧失信心,这是不可取的。
其实按摩补益与饮食补益等其他补益方法一样,有的能立竿见影,有的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按摩补益健身,则更需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有的甚至要终生坚持,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4.时间适当
早晚尤佳
按摩补益,具有简便、有效的特点,如能选择适当的时间,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按摩补益,无论是自我按摩,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按摩,一般均宜安排在早晚进行,效果尤佳。一是一般白天要工作,时间较紧,而早晚,尤其是晚上时间相对宽裕,有利于集中精力静下心来实施按摩。二是因为历代养生家认为,早晨是阳气生发之时,此时实施自我按摩可以外引阳气,振奋精神。晚上按摩则有利于消除疲劳,促进睡眠,提高睡眠的质量。
5.因人而异
适度进行
在实施按摩补益时,要按照轻、缓为补的总原则,并要根据自身或被按摩者的体质等情况,确定按摩的手法、力度和持续时间。如对年老体弱、久病体质较差者,按摩时手法要轻,同时用增加按摩次数和延长按摩时间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身材高大、肥胖者,手法则要重,用适当加重手法的办法,以防力度过小收不到效果。
6.使用介质
防止损伤
按摩补益时,对一般人而言,由于手法较轻,不会引起局部皮肤损伤。但对于皮肤干燥的人、老年人和皮肤娇嫩的婴幼儿,则要使用麻油、按摩膏等介质,以防损伤局部皮肤。
7.避风保暖
无论是自我按摩,还是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按摩,都要注意选择温暖无风的舒适环境。
若在冬天按摩,更要注意施术时先将双手搓热再进行;夏天按摩,不可将电扇、空调的风直对被按摩者。
按摩的禁忌
按摩补益适用绝大多数人,但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和部位,是不能进行按摩的。
1.凡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及水火烫伤等所致的皮肤损伤部位,严禁按摩。
2.凡患有血液病及有出血倾向者,严禁按摩,以防引起出血。
3.凡久病及严重的心、肺、脑病患者,胃、肠穿孔患者,癌症患者,高龄、体质极度虚弱者不能按摩,以防发生危险。
4.凡在极度疲劳或醉酒的情况下及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者,也不能按摩。
5.患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骨关节结核、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及急、慢性传染病患者的传染期,不能按摩,以防感染扩散,破坏骨质或感染传染病。
推拿注意事项
(1)身心放松
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
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3)用力恰当
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4)循序渐进
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5)持之以恒
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掌握推拿保健的时间,每次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在施推拿术时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作推拿保健。作自我推拿时,最好只穿背心短裤,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作保健推拿。
总结: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什么是针灸推拿学了吗?针灸推拿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你都了解了吗?针灸推拿的作用你知道了吗?针灸推拿的好处多多,大家平时可以尝试着用针灸推拿来养生,效果还很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