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1. 诊断诊断
诊断包括诊察与推断疾病。中医学在四诊之中,根据阴阳五行为基础的整体观念,按照“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依据,对内在脏腑病变反映到体表组织,表现在色泽、形态、声音、脉象等病理变化,运用五行归类表与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诊断病情,往往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如患者面青、喜食酸味、脉弦,可以诊断为肝病;患者面红,舌赤、口苦、脉洪数者,可断为心火亢盛。从五行生克看色脉是否相合,也是古人判断疾病顺逆的一种根据。例如,脾病色黄,为本脏色,色赤,为心火旺,母来顾子。肝病色青脉弦,为色脉相符,以上皆为病顺。色脉不符,已现其色,不得其脉则逆。但又有得生则生,得克则死之分。如肝病色青,得沉脉则生,因沉脉为肾水滋养肝木之象,而得浮脉则死,因浮脉为肺金克乘肝木之象。
2. 指导治疗
五行学说指导治疗主要表现在确定治则治法、诊断脏腑用药、指导情志疗法等方面,现分述如下。
(1)确定治则与治法
①按相生规律确定治则与治法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包括“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前者主要用于母子两脏虚弱之证;后者主要用于母子两脏俱实之证。
根据相生规律制定的具体治法有:
滋水涵木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培土生金法:又称补脾养肺法。指通过培补脾气以助肺气的方法。
金水相生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指通过肺肾同治以纠正肺肾阴虚状态的治法。
益火补土法:又称温阳健脾法,通过温阳以补助脾胃。应当指出,这里的阳,原本指心火,但自从命门学说兴起后,随着对肾的重视,临床上多将此专指为肾阳或命门之火。
体现“实则泻其子”治则的具体治法有:
肝旺泻心法:是指用清心火以治疗肝火旺的方法。
肾实泻肝法:是指用泻肝火以治疗肾功能偏亢的方法。应当说明的是,古代医家强调“肾无实证”,肾实主要是指相火偏亢。
②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引起相乘相侮的原因,不外乎一方过强,表现为机能亢进;另一方偏若,表现为机能不足。因此,治疗就是“抑强”、“扶弱”。所谓“抑强”,指抑制功能过亢之脏;所谓“扶弱”,即扶助虚弱之脏,从而纠其偏颇,使双方力量对比恢复均衡。
根据相克规律制定的具体治法有:
抑木扶土法:又称平肝和胃法和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培土治水法:指通过温运脾阳,以治疗肾有病变而水湿停聚的方法。
佐金平木法:又称泻肝清肺法。指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或抑制肝木以利肺气清肃,多用于肝火偏盛,肺气清肃失常之证。
泻南补北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泻火法。指泻心火以滋肾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水不足,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水火不济之证。
总之,按五行相生与相克规律确立的治则治法,已被中医药医疗实践证实是确有实效的。但在临床用药时,应全面考虑,分清主次。补虚或以补母为主,兼以补子,或以补子为主,兼以补母;抑强扶弱则或抑强为主,兼以扶弱,或以扶弱为主,兼以抑强。灵活运用这些治则治法,才能切合病情,收事半功倍之效。
(2)指导脏腑用药
按五行学说,药物的五色、五味与五脏之间有天然的对应关系,即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赤色、苦味入心,如朱砂、丹参;黄色、甘味如脾,如甘草、黄芪;白色、辛味入肺,如石膏、白及;黑色、咸味入肾,如玄参、生地。这种药物归经入脏理论,在临床运用时,确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不是绝对的,还须配合药物的寒、热、温、凉和升降沉浮理论辨证分析,综合应用。
(3)指导情志疗法
七情五志分属五脏,亦受五行学说指导。情志太过或不及,会对五脏形成相应损伤,尤以太过之伤为甚。调整情志时可考虑选用药物或情志疗法。具体说来,大怒伤肝,悲可胜怒,过喜伤心,恐能胜喜;思虑伤脾,怒能胜思;悲忧伤肺,喜胜悲忧;恐能伤肾,思能胜恐。
五行学说指导中医药学临床确具相当的价值,但并非每种疾病都可机械套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予以诊治。运用之妙,在乎学者明而神之,灵活辨证。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理论核心与基础,它们构成了整体观念的骨架。用阴阳五行理论去分析、研究、探讨、阐释人体脏腑组织、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指导中医药工作者的医疗实践,至今仍具极强的生命力。
但必须看到,人的生命现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远远不能被阴阳五行这个理论完全彻底地解释清楚,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的局限性。如何把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放至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充实、提高,是新一代医药工作者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