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高血压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其实你错了,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血压都非常的高,这可能和我们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高血压怎么办呢,高血压的治疗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一起来看看吧。
高血压是常见的疾病,也是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因此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血压高的话,一定要治疗哦。
高血压的拔罐疗法
方法一
拔罐部位:曲池、风门、足三里;肝火亢盛型加太阳、阳陵泉;心虚阳亢型加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肾精不足型加血海、关元、阴陵泉、太溪、复溜。
操作规程:采用单纯罐法,或刺络拔罐法;阴虚阳亢型采用单纯罐法,或水罐法,也可用针刺后拔罐法;肾精不足型采用单纯罐法,或留针拔罐法,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附: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排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是筋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处。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屈膝时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阴陵泉穴: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功用。
方法二
拔罐部分:肝俞、筋缩。
操作规程:有梅花针叩刺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以拔出瘀血2~3ml为度。
附:筋缩穴:隶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法三
拔罐部位:第7颈椎至骶尾部督脉及其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操作规程:采用走罐法至皮肤紫红为度,有心脏病或肾病者,走罐后于心俞、志室穴上闪罐4~5次,然后,取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施以针刺后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法四
拔罐部位:肝俞穴(双侧)。
操作规程: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用梅花针中强度叩刺穴上述穴位出血,然后闪火拔罐,留罐时间为5~10分钟,每穴吸拔出血量2~3ml。每周治疗2次,8次为1个疗程。
以上就是拔罐治疗高血压的方法,看完是不是清楚一些了啊,除了拔罐可以治疗高血压外,按摩也能的哦。
中医10招可自然降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根据中医的“平肝息风”理论,对人体上的太阳、百会、风池等穴位进行按摩,不仅可以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解除小动脉痉孪,而且能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一些高血压病患者在长期的治疗中,摸索出以下10种人工降低血压的方法。
一、按摩百会穴
每个人的百会穴都位于头顶的正中央。你可用手掌紧帖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拍,每次至少做32拍。此法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二、呼吸放松法
这种做法是其它九种降压法的预备动作,患者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两眼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三、按揉太阳穴
用手指按着太阳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旋转一周为一拍,每次约做32拍。此法的作用在于清脑明目,疏风解表,止头痛。
四、按摩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的风池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需做32拍。其疗效是清脑提神,明目降压。
五、摩擦颈两侧
用左手掌上的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然后,再用右手掌擦抹左颈,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此法的妙处在于能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并能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六、摩抹脑两旁
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掌上的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两手交换使用,从前额至耳部呈孤线每行走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此法的功效在于,能平肝息风,疏经通络,降血压、 清脑。
七、揉抹曲池穴
找准肘关节处的曲池穴,先用右手按揉 ,然后再用左手按揉,放置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的好处是,能清热、降压。
八、按揉关宽胸
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随后再揉右手,呈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其功效是舒心开胸。
九、扩胸调内气
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十、引血脉下行
分别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引血下行,旋转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其好处在于,可健脾养胃,降低血压。
上述自我降血压10法,可谓是易记易懂、简单易学,做一遍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且效果明显。但关键在于按摩时要找准穴位,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如果你是一名高血压病的患者,不妨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结语: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潜伏期还非常的长,一般情况下,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很少人会去测量自己的血压的。小编觉得,我们要定期检查自己的血压,除此之外,血压高的话,不妨试试拔罐、以及按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