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是中医治病中的基础,中医通过简单的看看、切脉等方法就能够简单的了解你的身体大致情况。比如,我们有些人的脸色泛红,有的却苍白,有的人脸色总是长痘痘,有人什么都没有等,中医就能从这些方面,大致清楚你是否有问题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望闻问切的知识吧。
目录
1、看脸判断健康状况 2、伸手知健康
3、最佳切脉时间及技巧 4、不同脉象的疾病信号
5、听声音识辨身体状况 6、不同疾病问诊内容不同
7、嘴里味道揭示的身体问题 8、长寿面相
看脸判断健康状况
我们都知道中医在治病上有非常好的效果,中医非常讲究望闻问切,可以通过看一个人的脸色、外在表现,就判断出身体健康情况。
虽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有些人的脸色发红,有些人脸色苍白;有的毛发多,有的脸部不对称。其实,脸上的皮肤颜色、斑块、形状等,都可能与疾病有关。下面中医教你看外表判断健康状况。
皮肤或嘴唇干燥、脱皮
这是脱水的常见信号,也可能预示着与汗腺分泌异常相关的疾病,如甲减、糖尿病等。
毛发猛增
如果女性脸上的毛发特然变多了,尤其是沿下颌外侧、下巴和上唇部位,这就可能是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信号。毛发过多也可能是体内雄性荷尔蒙分泌过多引起的。
眼睑上有淡黄斑块
这可能是由胆固醇增高引起的,医学上称之为眼睑黄斑瘤。研究发现,有4%的病人患有眼睑黄斑瘤,几十年以后,这些病人比其他病人患上心脏疾病的几率高50%。
下眼皮浮肿
眼睛下面的皮肤非常敏感,如果长时间浮肿,则要警惕慢性肾炎、肾脏综合征等肾病。一双看上去疲惫不堪的眼睛也可能是慢性过敏的信号,因为过敏会导致血管膨胀,引发出血。
脸部不对称
这可能是中风的信号,中风病人照镜子时,经常会发现自己的脸跟以前不一样了。除了脸部不对称外,还会有脸部麻木、说话困难、笑不起来等,此时应尽早就医。
面无光华
脸色苍白可能就是贫血的信号,脸色发黄可能代表你的肝有问题,而嘴唇颜色发青的话可能就表示你的心脏或者肺部有问题。
皮疹或红斑
脸部局部红肿、皮疹可能预示着腹部疾病。此外,长在颧骨上且横跨鼻梁的蝶状斑可能是红斑狼疮的信号。
下巴萎缩
粗脖子、小下巴可能会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睡觉时打鼾、早上醒来感觉头痛、白天异常疲惫,建议尽早找医生做相关检查。
另外,脸上不同的部位的症状也会暗示不同的疾病,需要我们及时治疗。
1、耳朵:反映了肾的状况,耳郭呈红色或紫色说明循环不好。
治疗:少饮酒,少吃精细食物,少吃糖,多做运动以促进循环功能。
2、下眼睑:反映循环系统的状况,正常情况下应该呈肉粉色,如下眼睑呈白色,则是贫血的典型征兆。
治疗:多吃含铁的食物。
3、面颊:反映肺部情况,如果脸颊略成绿色说明有患肺癌的危险,要去医院检查;呈褐红色是高血压的征象。
治疗:减少吸烟量或戒烟,经常量血压。
4、前额:反映肠和膀胱的情况,生有斑点和过深的皱纹皆表明进食太多。
治疗:多吃鱼类、禽类、脱脂奶。
5、嘴部:反映消化系统的情况,上嘴唇代表胃部,下嘴唇代表肠的状况,下嘴唇肿胀说明有便秘症状。
治疗:多喝水,少喝茶、咖啡、酒精类饮料,多运动。
6、两眉之间:反映肝和胆囊的状况,两眉之间如有竖纹说明脂肪摄取量过大。
治疗:少吃肉类、高脂肪及烧烤食品。
7、鼻峰:反映脾、胃、胰的状况,如鼻峰处有断裂状的静脉可见,则说明身体内的血糖水平不稳定。
治疗:减少精细食物、糖、咖啡和酒精类食物,它们会导致体内血糖水平的波动起伏。
8、鼻尖:反映了心脏的情况,鼻尖呈红色或紫色可能是血压偏高,或食物中盐和酒精摄取过多。
治疗:经常测量血压,少食用酒精类饮料,少吃盐。
当您照镜子发现身体的这些小信号时候,不妨多留意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其实,中医里的面诊,就是通过脸部的变化来判断五脏六腑健康与否。这是人人都可以在家对自己进行身体检查的小方法。
伸手知健康
手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式,通过观看手掌的形状、色泽、纹理、脉络等就可以发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所以读懂手部的健康信心,对于日常的保健养生非常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解读手掌上暗藏的健康密码。
1.手大VS手小
手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胖瘦呈比例是正常。如是位小美人却有不协调大手,就要小心突发病———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光临;如是小手大女人,手小心脏也小,功能弱不一定心脏病,但能带来血压低、头晕、心悸、易疲劳,子宫功能较弱,易痛经、月经不调,性生活不如意。
2.手瘦VS手肥
手瘦与人瘦是正常。如玉手比人瘦,手指间还漏缝,就说明消化系统功能弱,性格懦弱、神经也衰弱。如手部肌肉瘦薄、冰凉,多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手部肌肉瘦薄、发热,多为阴虚火旺或内伤发热。
胖形体与胖手是正常。如是纤细美人,手胖而浮肿,就要小心肾脏和心脏的病变;如人瘦手却有胖手,那是脂肪堆积,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的可能。
3.手冷VS手热
手部温度应和脸部温度一致。《黄帝内经》记载大量对手的观察,如“掌内热者腑内热,掌内寒者腑内寒”。如手心热,是心火炽盛、湿热内蕴、胆胃失和的初期表现;如手背比手心热,多是发烧和炎症急性期;如手掌温度高于手心温度,多是血脂高或血压高;如手掌发热发干,甲状腺机能亢进;如手掌红热,多为炎症,血热。
手凉,即《黄帝内经》说的“掌内寒者腑内寒”,通常是疾病或者体质不好的表征。如全手发凉,多为阴虚或气血亏虚;如高烧病人手凉,是即将惊厥昏迷的危险征兆;如手心温度低于脸部温度,多为心血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另外,如手心发热而手掌常出汗,此为阴血虚所致;如手掌出冷汗,手足不温,此为气虚或阳虚所致;如只一侧手掌出汗,多为气血痹阻,经络不畅;如手掌出汗如珠,淋漓不断,四肢厥冷者,为阳气虚脱之象;如手掌出汗且发热不退者,多为内热所致。
4.手掌手指色泽变化
身心健康之人,手掌是粉红色的。如红色变暗,表示心脏功能不好;如手上出现红线,高血压、风湿病或心脏病;如指尖苍白,显示血流障碍;如手掌突变红茶色,可能是脑溢血将发生的征兆;如手掌上出现红斑点,肝炎或糖尿病;如手掌发黄或呈茶色,可能患上肝病;若在黄色的手掌中,大、小鱼际和指端发现充血性的红色或暗紫色的斑块,有可能发生肝硬化或肝癌。
如有肾脏病或贫血症的,手掌易发青;如掌部青筋明显,也叫静脉怒张,是肠内有粪便停滞;如手掌萎而黄,表明大肠运纳失常,有腹胀、嗳气等症;如掌色淡黄,枯槁无光者,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如黄中夹青者,属胃寒并伴有疼痛;如手背上起小的白色丘疹,暗示胆固醇过高。
5.手指长短
两手指的比例,在胎中就决定了的,而且终生不变。科学实验证明,推测成年患心脏病的几率,比受年龄影响的腰围、臀围比例,体重指数等要准确。
无名指较长的男性,体内含性激素丙酸睾丸素的水平相对较高,丙酸睾丸素有防止男性患心脏病的作用;而无名指较短的年轻心脏病患者的丙酸睾丸素水平偏低。
手指长短比例不同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甚至出生前性激素的影响和生长相关。手指比例与妇女生殖能力和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关;两手不对称的男子分泌的精子数较少;无名指长于食指还是有音乐天分的表现。
食指相对于无名指长,女性拥有更高的生育能力、较谦虚、较敏感、相对易患乳腺癌、不爱冒风险;男性生育能力较弱、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攻击性弱、方向感差。
无名指相对食指长,女性生育能力相对较弱、过分自信、相对不易患乳腺癌、很爱冒风险;男性生育能力较强、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攻击力强、比较擅长数学、更容易患孤独症。
当然,手掌的表征变化千奇百怪,大部分病在手上能够得到表现,但也会存在个体的差异。
最佳切脉时间及技巧
不少看过中医的人们都清楚,在问病时总会把脉,那么什么时间把脉准确率高呢?详情看看文中的介绍吧。最佳切脉时间及技巧介绍如下:
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个手段,我们在医院里面也经常看到老中医号脉的场景,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号脉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么?外界因素会不会对脉诊的结果有所影响呢?中医介绍,号脉最好在早上空腹的时候,这时得到的诊断结果最准确。
专家称,号脉最佳的时段是在每天早上太阳刚升起来、人们刚起床且还未进食的时候。
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刚刚升起,阳气刚刚进入体内,人体在夜晚的阴气也渐渐退去,并且此时人体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各方面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时段的脉象,是人体平和状态下的真实反映。反之,吃过饭后,胃肠道开始运动,主管肠胃的神经开始兴奋,血液大量涌向这些部位,会使脉象发生变化,不能反映最客观的结果。而如果做过某些活动再来号脉,这时血液大量涌向四肢肌肉,也会使切脉的结果不具有代表性,诊断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在这些情况下,脉的快慢、力度、绷紧程度等方面都会受影响。
另外,号脉一定要在身体没有大的活动下进行,因此,患者来到诊室后,最好先休息一下再号脉;并且,号脉时还不能有大喜大悲的情绪存在,一定要选心情平和的时候,这时号出来的脉才准。
本文主要介绍了切脉的最佳时间是早期空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不同脉象的疾病信号
从古时,医生治病先把脉,可见把脉诊断疾病的重要性,学习把脉,需先冲基本的常见脉象学起。下面看看文中介绍的不同脉象预示的疾病吧。
不同脉象的疾病信号:把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依据,正常的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除了常脉外就是病脉了,下面请老中医为大家讲解各种常见的病脉脉象。
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大脉:脉形大而无来盛去衰之势,多是病势进展之象,所谓大则病进(大而有力),也主正虚(大而无力)。
细脉(小脉)
脉形细如线,脉形窄,波动小。主虚证(气虚血少)。常见于诸虚劳损,慢性病患者。
小脉也即细脉,主病与细脉同。
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促脉
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滑脉
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涩脉
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疾患。
弦脉
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代脉
脉来歇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即有规律的间歇,脉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歇止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之征象,可见于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等。
结脉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慢而不规则的间歇,为阴盛寒积或气血瘀滞,见于气滞血瘀,痰结食积,症积、疝痛等。结而无力为气血虚衰,见于虚劳久病及各类心脏病所致的心律不齐。
以上是不同脉象的相关知识,想要掌握把脉的知识,经验的累积是非常重要的,以上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听声音识辨身体状况
中医的诊病方法由来已久,让不了解中医学的人们感觉中医诊病是很神秘的一件事。今天带大家来揭开中医诊病的神秘面纱,先来了解下中医如何从听声音识辨身体的健康状况吧。听声音识辨身体状况的知识介绍如下: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不仅指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黄帝内经》提出,呼、笑、歌、哭、呻为五声,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仔细倾听五声,便能大概了解五脏的情况,可以说五声是脏器健康的窗口。
狂笑不止有心病
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心气足的人就会爱笑,笑声听上去也很爽朗,适度的笑可以疏通心气。如果一个人经常不明原因地狂笑不止,就有可能是心出现了问题。同时,过多、过度的笑会耗伤心气。如果多笑一会儿、多说一点话,就觉得心慌,气不够用,多为心气虚,就要注意保养心气了。养心的关键是学会慢生活,工作时间特别紧张,下班了就要刻意放慢节奏。食补方面,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都能益心气养心阴。六字诀中,常读“呵”字音可以补心气,对治疗心悸、失眠、健忘也有好处。情绪波动、喜怒无常时可以吃些山楂干,酸味的东西有收敛作用,能阻止心气太过涣散,保护心脏,又能疏肝解郁,让心情平静下里。
发怒爱喊肝火旺
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大呼小叫,可能是肝出了问题,一般是肝火太盛,可以适当吃些有助于清火的寒凉食物,菊花茶、荠菜、丝瓜都有利于疏肝解毒。平常习惯“长吁短叹”的人,可能为肝气郁结,柴胡、薄荷、苏叶可以疏肝郁、防气结。吐纳养生法“六字诀”中提到,常发“嘘”字音,对肝火旺、肝虚、眼疾都有保健作用。马上就要发怒的人多念几遍嘘字,也有助于自己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以免怒气伤肝。
哭个没完肺气弱
肺,在志为忧,在声为哭。和脾类似,如果一个人哭声洪亮,说明肺气强盛。相反,如果总是声音很小地哭哭啼啼,就可能是肺气虚弱的表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如此。另外,即使哭能宣泄情绪,但还是不要经常哭,哭得涕泪交加会伤肺气,哭得浑身是汗会动了心气,就连流眼泪本身都会动肝气。养肺的首要工作是保持情绪开朗,别像林黛玉那样悲悲凄凄。另外,每天早晚细细嚼食核桃仁1~2枚,生姜2片,也能养肺气。六字诀中,常读“四”字音有助于外感伤风、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而气短等症状的治疗。
唱歌没底气脾虚
脾,在志为思,在声为歌。因此,如果一个人歌声洪亮,脾就应该比较健康。相反,如果一个人脾胃有病,唱起歌来就会声音低微,没有底气。生活中,饮食不规律会把脾气打乱。养脾的关键时期在长夏(7月初~8月初),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六字诀中,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温馨提示:只要了解了一些中医望闻问切方面的知识后,你就不会感觉中医是多么神秘的了,只要生活中中细心观察你也可以学一手的。
不同疾病问诊内容不同
中医望闻问切对辅助诊断疾病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的疾病的问诊的内容及要点是不同的。文中将要介绍的是中医针对不同疾病的问诊内容和方法,来了解下不同疾病问诊内容不同吧。
1.问味觉
通过询问患者的味觉,也可以了解病性。口味正常,中医称“口中和”。异常的口味主要有:
口中淡而无味,多为脾胃气虚的表现;口甜,多因湿困脾胃;口粘,多因痰饮阻肺,或食积内停所致;口苦,多属热证,如胃火炽盛、心火偏亢,或肝胆湿热,胆汁上蒸所致;口酸,多见于肝胃蕴热,或食积内停;口咸,多属肾虚,多为肾液上乘之象。
口渴,又称口干,通常为人体缺少水液,或津液不能正常输布的反应。在疾病过程中,若口不干,表示津液未伤或输布正常,多见于感受寒邪,或阳虚内寒证。口渴而欲饮,并喜冷饮者,多为热盛津伤证,可以用清热生津的食品,如西瓜、梨汁、藕汁、荸荠汁、橙汁等治疗。渴而喜热饮,且不多饮,为湿阻气滞,津不上承所致;若口渴欲饮,但饮入即吐,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停,津不上承的征象。这两种口渴均不宜用以上食品。反而要用化湿、理气,甚至是利尿药才能止渴。
2.问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由于气血的运行不通所致,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属于实证;二是因脏腑经脉失去濡养所致,属于虚证。不同原因所致的疼痛,表现特点也不同。如:
胀痛:疼痛时伴有胀感,多因气机郁滞所致;刺痛:针刺样疼痛,为瘀血疼痛的特点;绞痛:痛如刀割,为程度比较恶重的一种疼痛,多因瘀血、结石、蛔虫等有形邪实闭阻气机所致;灼痛:烧灼样疼痛,多因火热之邪所致;冷痛:疼痛时伴有寒冷感,多因寒邪阻络,或阳虚内寒所致;隐痛:指一种隐隐约约,绵绵不休,不甚剧烈,可以忍耐的一种疼痛。多属虚证,因气血不足,阳虚内寒等所致;重痛:伴有沉重感的疼痛,多因湿邪困遏气机所致;掣痛:伴有抽掣或牵引感的疼痛,多因肝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
另外,疼痛的部位、发作时间等,对判断病位、病性也很重要。
3.问饮食
一般来说,无论何病,凡是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有饥饿感者,大多为胃火炽盛,食物腐熟过快所致,称为“消谷善饥”,要用清胃火的药物治疗;食欲减退,或不欲饮食,多因胃阳不足、脾胃气虚、或湿困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所致。四川人喜食的麻辣食品有很好的开胃作用,因辛辣食品有温胃、燥湿作用,所以能醒胃助运化,从而增进食欲。若易饥多食,但形体消瘦,大便溏泻者,中医称“胃强脾弱”,即胃的功能正常,但脾的运化功能不健所致。可以选择有健脾助运化的一些食物,如莲子肉、山药、芋头等经常煮食。
4.问发热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一定要问其有无恶寒、肌肉酸痛,以及出汗等情况。如果一位病人表现为发热,恶寒甚,无汗,周身肌肉酸痛,面色白,手足不温,那么不论体温多高,在中医看来都有寒邪郁闭体表的因素,在治疗时就要用发散风寒的药物,轻者可以用生姜红枣汤,或刮痧疗法(刮颈部、背部、胸前等处,能鼓舞经络之阳气,达到散风寒之目的,此法对感寒引起的发热有很好的退热作用)。
若发热(体温通常不甚高,38℃左右)恶寒,出汗(穿少了冷,穿多了出汗),面色白,鼻塞,流清涕者,为感受风邪、营卫不和的感冒,多见于体虚者。对于这种感冒,中医有一个使用了近两千年的名方--桂枝汤,药用: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生姜3片,红枣3枚。使用准确,常一剂而愈。
还有先恶寒,后发热,继则汗出热退的发热症,称为“寒热往来”,多因邪在半表半里所致,中医称为“少阳证”。大家熟悉的“小柴胡冲剂”就是治疗这种发热的有效方剂。当然,病较重者,还是要请中医师开处方,用汤剂。否则药虽对证,但因成药剂量过小,杯水车薪,往往达不到退热的目的。
此外,还有高热,不恶寒,汗大出,口渴,欲冷饮的发热;有发热如潮水起伏一样定时而作,或定时升高的潮热;有午后或入夜即发热,晨起热退的发热等等,病性均不同,治疗也各异。
温馨提示:文中介绍了中医学中的不同症状的问诊内容及问诊的要点,希望对中医问诊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嘴里味道揭示的身体问题
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吃东西,我们的口中是感受不到任何味道的。但是有些人没有吃东西,口中却还会有甜味、苦味等味道,其实这说明身体出现了一些症状,那么口中出现奇怪的味道说明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嘴里7种奇怪味道揭示的身体问题。
1、口臭
表现:流涎、食欲不振或采食缓慢、口腔恶臭,口腔黏膜潮红、增温、肿胀和疼痛。
原因:由胃内饮食停滞、浊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口腔疾患及消化不良,如口腔炎、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龋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应对策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清理肠胃,同时,由于口腔溃疡也可能因缺乏维生素B2引起,可多吃蔬菜和小麦胚芽,并补充维生素B、C和锌。
同时,出现口腔溃疡时,患者若也感到身体疲乏,就应检查及了解营养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够,并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2、口苦
表现:五心烦热,口苦咽干。
原因:由肝胆有热、胆气熏蒸所致,常与胆汁代谢失常有关,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和肝胆肿瘤等。
应对策略: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
3、口咸
表现: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弱。
原因:由肾阴不足、虚火上浮所致,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
应对策略:以滋补肾阴为主,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之类。若心肾不交,可选黄连阿胶汤;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可选杞菊地黄汤、镇肝熄风汤;相火妄动,可选知柏地黄丸;肺肾阴虚可选百合固金汤、麦味地黄丸之类。
4、口甜
表现: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
原因:多由脾胃湿热、肝脾疾火内蕴所致,常见于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乱。
应对策略:引起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
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
5、口酸
表现: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
原因:由肝胆之热乘脾所致,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应对策略:应设法消除诱发因素。如彻底治疗慢性胃炎,避免对胃有刺激的辣、硬的饮食及药物,治疗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凡胃酸过多者,应禁食浓鸡汤等浓缩鲜汤、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质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进食牛奶,豆奶,奶油,菜泥,粥,面条,面包等。
6、口辣
表现:嗜酒无度,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味。
原因:由肺热或胃火上炎所致,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低热。
应对策略:清肺梨。把梨内部掏空,放入川贝、冰糖、蜂蜜等煮食;或绿豆汤,每日2-3次。
7、口淡
表现: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
原因:由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所致,多见于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
应对策略: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
高维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每餐最好吃2-3个新鲜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嘴里7种奇怪味道揭示的身体问题。口腔有异味要引起重视,大家不妨按照上述介绍的各种口腔异味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诊断,及时就医,进行调理。
长寿面相
我们都想健康长寿,那么怎么才能健康长寿呢?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饮食,生活习惯,居住的环境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寿命。那么怎么能提前知道自己是否长寿呢?有些人天生就是长寿的面相,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长寿的七大面相,一起来看看吧!
1、头骨
枕骨在脑后正中偏下的部位,由于睡觉时,它首先接触枕头,所以叫枕骨。这个骨头要连肉而起,不能过于孤零零地独露在外,脑后的枕骨丰满的人长寿。
2、眼神
中医学的观点非常注重观察神的存在与否,主要是指观察眼中的光彩。太乙照神经中说“目有神光者寿”。我们常说的眼炯炯有神就是这个意思。
3、眉毛
眉毛被称为保寿宫,可见它与人的生命有关系。神相全编中说道“眉毛长垂,高寿无疑”。就是说眉毛高长而眉尾下垂的人高寿无疑。
4、鼻子
相学中认为鼻子要丰满端正,鼻梁挺直,鼻梁骨不能有塌陷。太乙照神经中说“年寿隆起者寿”。年寿是指鼻子的中部,鼻梁中部隆起者可以长寿。
5、耳朵
耳朵与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肾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影响到寿命的长短。耳朵要轮廓分明,垂珠贴肉,色泽鲜艳红润,耳门阔大,耳肉红而坚厚,耳形耸高而长,这样的人是长寿之人。
6、牙齿
牙齿的健康与否,直接观察出肾气的强弱和骨气的充沛与否。太乙照神经中说“齿排齐坚固者,为长寿”。牙齿排列得整齐,而且坚固不动摇,这样的人可以长寿。
7、人中
人中者,沟渠之象也。只有深长体内的体液才能通畅运行,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利。神相全编中说“人中深而长者,长寿”。这个部位深长、端正而直的人可以长寿。
面向也能透漏出我们的寿命,那么哪些面向是长寿的面向呢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长寿的七大面向,来看看你有没有长寿的潜质吧?想要健康,我们也要做好日常的保健养生哦。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中医望闻问切的知识,中医可以通过你这个人的脸色、体味、脉搏跳动的次数就大家清楚你的身体健康情况了。所以,这篇文章大家可以收藏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