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是中医保健方法中的一种,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通过刮痧来治疗身体了。但是,你对刮痧的了解有多少呢?刮痧的好处有哪些呢?刮痧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刮痧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刮痧是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同时也是自然疗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刮痧疗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由于它的影响面大,简便易学而效果灵验,多为民间百姓所掌握,一般人用它给自己或他人治疗疾病可以分文不花。所以刮痧疗法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医自疗中最受欢迎的方法。
刮痧疗法的昨日今天
刮痧疗法,就是利用表面光滑的硬物作为刮痧器具,配以刮痧介质,包括食用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等。
通过在我们身体表面的一些特定的位置进行不断的刮,一直到出痧,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刮痧的历史传承
刮痧治病的病历记录最早见于《扁鹊传》中。在唐朝的时候人们用萱麻来刮治疾病。明代时医书《医学正传》中记载:“治痧证,或先用热水搭臂膊而以萱麻刮之。”意思是治疗痧证,蘸热水搭在胳膊上,用萱麻团刮,中医称这这种方法为“戛掠”,戛就是刮的意思。到了清代,不仅刮痧操作方法更详尽,而且还有刮痧的运用及各种痧证的辨证。郭志邃《痧胀玉衡》对痧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症状表现及治法用方,对刮痧、放痧、淬痧等的具体方法和适应证,皆有详细记载。在具体操作上提出:“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面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抿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
如今,刮痧疗法更受青睐
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刮痧这种实用技术常常被看做是医道小技,难登大雅之堂。但是近几年来,维护人的自然生态、无毒副作用、易于被人们接受和有效的绿色疗法成为医学发展的主流。所以刮痧疗法被推为首选,受到大众的青睐,成为一种开展自我保健、家庭医疗的济世良法。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临床保健治疗学科。
刮痧器具随手可得
现在常用的刮痧器具是以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加工成长方形工具,边缘光滑,四角钝圆。刮板的两长边,一边稍厚,一边稍薄。治疗疾病多用薄面刮拭皮肤,保健多用厚面刮拭皮肤。关节附近的穴位和需要点按的穴位多用棱角刮拭。水牛角是中药,具有行气活血,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
刮痧介质对症取用
我们在进行刮痧的时候,为了能够减少刮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提高刮痧的效果,因此在刮痧之前,我们都会在需要刮痧的地方先涂上一层刮痧介质。
水:一般治疗热证时用凉开水,治疗寒证时用温开水。
植物油:具有除湿的作用。
刮痧油:具有除湿、行气开窍等作用。
刮痧活血剂:具有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促使出痧等作用。
专家提醒:为了防止刮痧板裂口、弯曲、污染等。刮痧板应置于阴凉湿润处,必要时在刮痧板上涂一层食用油,用纸袋或塑料袋密封保存。
刮痧疗法面面观
刮痧治疗时常采用的体位
俯伏坐位:适宜于头颈项部、肩背部及上肢部、下肢部及后侧部的刮痧治疗。
仰卧位:适宜于头面部、胸腹部、下肢内侧,前侧部的刮痧治疗。
站立位:适宜于背部、腰部、下肢后侧部的刮痧治疗。
刮痧治疗的操作要点
1、选择适当的体位,暴露刮痧部位的皮肤,用 75% 酒精棉球对刮痧局部、刮痧器具及施刮者的手指进行消毒。
2、给刮痧部位的皮肤上涂上一层刮痧介质。操作手法由轻到重,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用力宜均匀适中。
3、刮拭的顺序一般为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刮四肢部时,呈离心方向刮 ;刮腰部及腹部时由上而下刮 ;刮肩背部及胸部时宜由内向外刮。
刮痧常用的4种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如何拿刮痧板,刮痧板要用手掌握着,治疗时刮痧板厚的一面对着手掌心,保健时,刮痧板薄的一面对着手掌心。
刮痧法
刮痧法是最常用的刮痧方法。刮痧板的方向要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倾斜方向是朝向刮拭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一般为45度至90度。在刮身体较平坦的部位且面积较大时,刮痧板的1/2 边长接触到皮肤,这种刮拭方法叫做面刮法,是刮痧法中最常用的。
在刮拭肩部和胸部时,利用刮痧板的角部进行刮拭,这叫做角刮法。在刮拭一些软组织或者骨骼、关节的凹陷时,用刮痧板的角垂直向下按压,用力要重,按压片刻后,稍停顿片刻,再下压,多次重复,这叫做点按法。使用刮痧板的角与皮肤成20度夹角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的转动,类似于按摩中的揉法,这叫做按揉法。使刮痧板与皮肤垂直,并用一定的压力进行短距离前后左右的刮拭,这叫做厉刮法,常用于疾病实证的治疗。
撮痧法
还有一些方法是不需要用到刮痧板的,在民间运用非常广泛。撮痧法就是其中一种,撮痧法就是用拇指和食指在选定部位挤、挟、扯、抓,使皮肤出现紫红色的痧痕,适用于印堂穴、太阳穴、胸腹部、颈部等部位。
挑痧法
指用针刺挑病人体表皮肤,同时用双手挤出紫暗色的淤血,反复五六次,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的痧痕。适用于头颈项部、胸腹部、腰背部、腰背部两侧俞穴和委中穴。挑痧的针可以选用专业的三棱针,也可以用缝衣针,做好消毒就可以了,可以选择用 75% 的酒精消毒,也可以用火烤一下后使用。
放痧法
刮痧法施治以后会在皮肤表面出现痧痕,此时,用消过毒的三棱针和普通缝衣服的针刺入皮肤,并放出少量的淤血。放痧法常用于腘窝、太阳穴等处的浅表静脉处。
刮痧时间有讲究
刮痧的时间根据疾病的情况和病人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而言,每个部位刮 20 次左右,以病人能耐受或出痧为度,每次刮痧治疗控制在10~15 分钟左右。采用重刮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时,刮拭时间可适当缩短为10 分钟左右;采用轻刮的补法时可适当延长为15~20分钟。初次接受刮痧治疗时,刮痧时间不宜过长,手法不宜过重。对于保健刮痧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以自我感觉为主。一般是 5~7次治疗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6 天,以上一次皮肤的痧痕退去为准。
刮痧时要遵守的补泻原则
刮痧治病时应遵守“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基本原则。刮痧疗法虽然不像吃中药一样,有的药物具有补的作用,有的药物具有泻的作用,但在刮痧时手法的运用同样可以做到“补”、“泻”。刮痧的补泻主要体现在力量的轻重、速度的快慢及刮痧时间的长短,具体如下。
背部刮痧的好处
1、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防病保健
背部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
3、舒筋通络
背部刮痧,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4、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5、扶正祛邪
刮治病变相应腧穴的皮肤,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
6、减肥
刮痧减肥的同时应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理饮食,少食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节食减肥不宜急于求成,盲目减少饮食,否则急剧限制饮食,严重者可失水、电解质紊乱、酮中毒,甚至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背部刮痧需要坚持,每天一次,效果看得见。一般坚持刮痧三天至一周,便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坚持半个月至一个月,就能明显感觉身体轻盈,腹部赘肉减少。
刮痧后的注意事项
1、刮痧后可用干净的毛巾擦掉刮痧介质,也可做适当的按摩。结束后最好让病人喝一杯淡糖盐水,并且休息片刻。
2、刮痧力量的轻重与补泻:一般来讲,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刮能促进机体功能的兴奋,为补。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刮能抑制组织脏器的生理功能,为泻。也就是说“轻刮为补,重刮为泻”。
3、刮痧速度的快慢与补泻:刮痧速度较慢者为补法,刮痧速度较快者为泻法。
4、刮痧作用时间与补泻:一般来说,刮痧治疗时间短,部位浅,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作用,为补;刮痧作用时间长,部位较深,对皮肤肌肉组织有抑制作用,为泻。
痧象与痧痕能说明什么
在刮痧治疗后,皮肤会出“痧”。“痧”就是在刮拭部位皮肤出现潮红、紫红淤斑,或者是紫红色的淤点,我们把这些淤斑或淤点称为“痧象”或者“痧痕”。可以通过痧的部位、颜色不同,对疾病做出诊断。
痧色暗示病证
一般而言,完全正常的人刮拭之后不出现“痧”。另一方面来说,痧象越多,说明病情越重。痧色鲜红,呈点状,说明病变在表,生病时间短,病情比较轻,一般预后较好 ;如果痧色暗红,呈斑片状或淤块,说明病变已经入里,
生病时间较长,病情较重,预后不好 ;如果痧象鲜明,多为热证,痧色紫黑,多为寒证。出痧多的患者,一般为实热证、血淤证、痰湿证 ;出痧少的患者一般为虚证,属于气血亏虚。
痧象反映病位
另外,痧象还可以直观地反映病位,刮痧治疗时一般在病源之处可见痧,病位面积小,痧象少 ;病位面大,痧象多。经脉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出痧的部位也可以反映疾病的部位,如果位于膀胱经上的心俞穴和心经循行路线上出现了痧痕,说明病变的部位在心脏。通过观察痧象还可以判断疗效和病势。在刮痧治疗过程中,若痧象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由多变少,
说明病情在好转,治疗有效。属于虚证者,刮痧后出痧由少变多,说明疾病在好转。如果出痧多,但是病情不见好转,说明治疗效果不佳。
结语:以上就是刮痧的一些知识,相信看完之后你对刮痧的了解更加多了。刮痧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对背部进行刮痧,能够起到活血祛瘀、排除毒素、减肥等一些效果的哦。除此之外,刮痧的注意事项也是需要注意的哦。